? ? ? ? 要想走進孩子的心,溝通是最重要的橋梁,而搭建這座橋梁的前提是傾聽,只有學會傾聽,才能加強溝通。集美麗智慧于一身的蔡蔡老師,旁征博引,用一個個案例,給我們分享了《如何傾聽孩子才愿意說更多》。
? ? ? 孩子都有"不正常"的時候,孩子這種"不正常"的表現(xiàn),在成長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如果處理得好,會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接著蔡蔡老師給我們講了兩個小故事,一個是美國小男孩的故事,一個是老大買糖葫蘆的故事。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大人不和孩子在同一頻道上,沒有把孩子的話聽完,就按照我們的經(jīng)驗大加評說,必定是錯誤的,易讓孩子受到傷害的。傾聽等于讓他把話說完,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和想象,強加到別人的話語里。
? ? ? 孩子有自己的私人邏輯,類似于負面的詮釋,家長要想法把它變成積極的,必須學會傾聽,傾聽不等于縱容、寵壞孩子。
? ? ?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若是不去傾聽,而是責備、忽視,比如一邊聽一邊看手機,孩子看不到你的真誠,就不想說了,或是說時打折扣,慢慢孩子與我們之間就砌成一堵墻。傾聽等于聽加聽見,我們應該和孩子面對面,肩并肩,你的眼睛看著她的眼睛,用身體語音告訴孩子你在聽。
? ? ? 如何做孩子最好的聽眾呢?(即聽見)蔡蔡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被動法、開啟法、共情法。針對每種情況,蔡蔡老師用正反實例,詳盡地告訴我們傾聽的技巧和方法。
? ? ? 傾聽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達到和孩子心的連接,前提是大人必須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要有同理心,也就是心理換位,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所發(fā)生的事情。和善而堅定是一種正面管教的方法,不懲罰,不嬌縱。
? ? ? 最后蔡蔡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希望:接納孩子負面情緒,多聽少說,做和善而堅定的智慧父母。并針對家長的困惑給支了妙招。還布置了本周的打卡作業(yè)。
? ? ? 每次聆聽,都是一次心靈的震撼,既是家長又是老師的我們,用心實踐著蔡蔡老師的理念。有愛不覺天涯遠,為了孩子,雖辛苦,但無悔!
? ? ? 與青春期孩子建立連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并共情,傾聽并保持好奇心,做對自己的孩子最有利的事。周三中午,我坐在書桌前忙著打卡,小女兒圍在我身旁,一會兒給我捶捶背,一會兒給我找找白頭發(fā)。這么殷勤,肯定有事兒,果然不假。
? ? ? "媽媽,我要和好朋友去北京看鹿晗的演唱會。"女兒話一出口,嚇得我差點跌倒在地。唉呀媽啊玩大的嘞!明信片、抱枕、書包……都不管用了,要見真人啊!我極力地穩(wěn)住情緒。
? ? ? "為什么有這種想法?"
? ? ? "鹿晗誠實善良,努力向上,他一直是我學習的動力。"我點點頭,這話不假。"我是他的鋼粉,我得支持他,再說,他的演唱會正好在假期,回來我會加倍努力的。"
? ? ? "孩子啊,北京離咱家這么遠,你們兩個小孩子,人生地不熟的,老媽擔心啊!"
? ? ? "媽媽,我都13歲了,好朋友去年還獨自乘飛機去重慶找她爸爸呢!讓我去外面體驗體驗吧,我去夏令營,你就一百個不放心,后來不也很好嗎?你不是說過你同事的女兒17歲就出國求學嗎?我也行。"
? ? ? 畢竟孩子太小,出于安全考慮,孩子她爸決定開車送她們,讓她倆去看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