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箴言:
? ? ? 早上賴床,白天飲酒,傍晚閑聊人生,就此輕易斷送。
? ? 猶太民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這與他們特殊的歷史息息相關,曾經(jīng)的猶太人到處流浪,貧窮是他們的常態(tài),正是這種極度惡劣的環(huán)境讓他們學會了勤勞努力的工作,因為如果不這么做的話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勤勞是生存的必備條件。
? ? 猶太人從小就知道,如果不勤奮工作就會沒有食物沒有住所,所以猶太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的勤勞教育,弗洛伊德就是一個勤勉的例子。
? ?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猶太裔名人,在他6歲時,父親就告訴他,1000多年來猶太人一直處于被壓迫,剝削,驅(qū)趕,羞辱以及屠殺的悲慘境遇,依然能長期生存下來,猶太人甚至操縱著社區(qū)的國家的,甚至全世界的銀行貨幣供應,商業(yè)以及經(jīng)濟,那是因為猶太人的勤勉和拼搏。
? ? 在奮發(fā)圖強的猶太式家庭教育的引導下。弗洛伊德產(chǎn)生了強烈的榮譽感,他說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猶太人,我也很高興自己是一個猶太人,我永遠不會因為我是一個猶太人而感到羞恥,相反我覺得自己繼承并擁有了我的先輩們?yōu)楸Pl(wèi)神殿而具備的那種蔑視一切的全部激情,我愿為歷史上那個偉大的時刻獻出我的一切。
? ? 在這種猶太式榮譽感的激勵下,弗洛伊德最終成為現(xiàn)代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
? ? 猶太父母認為勤勉或者懶惰并不是一個人天生的本性,人一生下來并不是辛勤的工作者,也不是天生的懶惰蟲。大多數(shù)人的勤勉或懶惰都受到后天習慣孩童時期的家庭環(huán)境以及接受教育的影響,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就要從事繁重的勞動,一般猶太父母會這樣安排孩子們的家務勞動。
? 3~4歲把自己的臟衣服放進洗衣機,幫助父母收拾房間和玩具,協(xié)助父母把干凈的衣物放好。
? 4~5歲給家里的植物澆水,協(xié)助大人擺放和整理飯桌洗碗喂寵物。
? 6歲到8歲取報紙,整理自己的房間。
? ? 9~10歲擦洗家具,完成做飯的部分準備工作,洗衣服,擦地板,協(xié)助清理院子。
? ? 當然了,有他父母的這些做法并不是家庭缺少財富,也不是做父母的,有一顆帶孩子之所以這么做,只是為了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艱苦自立的品格和勤勞節(jié)儉的美德,在他們看來,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離不開勤奮,勤奮是獲取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通往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作為父母應該從猶太人家庭的教育中獲得啟發(fā),注重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奮的美德。
? 首先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猶太父母認為孩子在家里跟其他成員一樣可以享受一定的權利,也應該履行一定的義務,所以孩子的零花錢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的,父母要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予相應的回報,會讓他們產(chǎn)生成就感,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愛勞動的好習慣。
? 其次對于家務勞動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挑選的習慣,比如在面對一些不得不做又沒去的工作,是有些孩子經(jīng)常撅嘴巴表示不愿意做,要么是覺得工作太難,要么就是覺得工作太簡單,自己去做就是浪費時間,最后變成這個不愿做那個做不了的小懶蟲,因此父母應該適當?shù)恼f不禁止孩子挑三揀四。
? 最后在孩子能做的事情上,父母不妨偷懶一下,孩子能做的就讓孩子自己去做,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勤奮的習慣,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是一種高明的教子方法。
? ? 總之勤勞是成功的一把鑰匙,只有具備了勤勞這種可貴的品質(zhì),孩子才能自強不息,所以父母一定要糾正孩子身上懶惰的惡習,要讓孩子知道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