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好多了吧?”
“好什么好,再好,不過是一個快樂的傻子?!?/p>
一個老婦人一邊回答,一邊甩手給了身旁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一個耳刮子。那小男孩也不哭,只管咧開嘴呵呵地傻笑,一串哈喇子在下嘴唇晃蕩了兩下,直接落在了地上。
這個老婦人六十來歲,中等身村,偏胖,帶著福態,行動干脆利落,一張不怒而威的臉讓人望而生畏。
老婦人是小男孩的奶奶,親的。
祖孫二人來這機構一年多了,老婦人對小男孩的管教是出了名的嚴厲,“吃耳刮子”是小男孩的家常便飯。
老婦人心腸真硬。很多人在背地里都這么說。
那小男孩的午飯好像從沒吃飽過,每天中午就是一小撮米飯就著一些素菜。吃完午飯,大家都午休了,老婦人卻拎著小男孩上上下下地走樓梯。老婦人還強詞奪理說,少吃多做對小男孩的康復有幫助。
唉,不知道這是啥理論,旁人看著聽著直搖頭。
小男孩的每一節課程都需要大人陪同。有一天,上課的老師是個急性子。老婦人課程中途去了趟洗手間。老師點名每個孩子上前回答問題時,小男孩怎么叫都不上去,老師急了,生拉硬扯地愣是把小男孩弄上去。小男孩抗拒得大哭起來。
“他為什么哭,誰把他弄哭了?”老婦人推門的架勢劍拔弩張,不容侵犯的眼神凌厲地掃射著屋里的每個人。誰也沒有說話,包括那性急的老師?!拔业膶O子只有我罵得、打得,別人誰敢動他一根汗毛試試!”老婦人彎腰把小男孩擁到了懷里,細細地擦去了他臉上的眼淚,“唉,小傻子,不哭了,不哭了,哭有啥用”。
在場的人都說,那天被老婦人怔到了——原來她也有難得一見的“溫柔”。
還有一次是手工課,老婦人中途有事離開教室時,原本在靜靜地穿著珠子的小男孩忽然變得不安起來,接著沖到門口,神情極其緊張、含混不清地哭喊著:“奶……奶……”
老婦人聽見小男孩的叫喊急急地跑過來,一把抱住小男孩,囁嚅著雙唇:“小傻子哎,你剛才在叫啥,你再叫一聲,再叫一聲啊?!眱傻味勾蟮难蹨I在老婦人的眼皮激烈地抖動了好一會兒,才落在了地上。
那是小男孩長這么大,第一次開口叫的“奶奶”。
那次以后,老婦人的話慢慢多了起來,她經常和別人聊起很多年前的一段時光。
那個時候,他的兒子也就是小男孩的爸爸正在上中學。她每天都會起個大早,和她的兒子,環著自家旁邊的一條小湖騎自行車。她唯一的兒子是她人生中最大的驕傲。每每說起這些,她的眼睛里都泛著光。她的兒子是美國公費留學生,現在是一家國家級科研單位的技術骨干。原本兒子可以留在美國的,但老婦人一直不舍得和僅有的一個兒子隔著千山萬水,最終孝順的兒子按她的意愿回國了,同時帶回了同在美國留學的現在的兒媳婦。后來孫子出生了,她和她的老頭子也退休了,就在家里幫忙帶著。一家子其樂融融,不知羨煞了多少旁人。
唉,好不容易把孫子帶到快三周歲時,原本以為把孫子送早教,只管接接送送可以輕松些,沒曾想,一直不會說話的孫子竟攤上了這種事。
那天,兒子和媳婦拿著一張診斷書,在她和老頭子前面嚎啕大哭,用他們倆的話就是“天塌下來了,活不下去了?!?/p>
她當時也沒弄明白自己一手帶大的、可愛的小孫子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但為了兒子媳婦能活下去,她當即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天塌不下來,這個孩子我養著,你們去過你們想要的日子吧”。
就這樣,她帶著孫子在這里一呆就一年多。剛來的時候,小孫子一句話也不會講,一天流的口水擦濕十條紗巾還不夠?,F在基本不用口水巾了,也會含混不清地叫人了,罵他打他也知道哭了。
過了一陣子,老婦人突然說要離開這里,把小孫子送幼兒園了。她說,之前,她和家人都不敢把小孫子送幼兒園,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怕小孫子遭人白眼,怕自己的老臉在眾人面前抬不來??墒牵瓦@樣逃避有啥用呢?誰也守護不了小孫子一輩子,小孫子總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兒子、媳婦經常羨慕那些聰明可愛的孩子。她卻不這樣認為,那再羨慕也是別人家的孫子,別人家的孫子嘴甜,叫你一聲奶奶,你都不知道他叫得真心不真心。我的孫子雖然是個傻小子,但他叫我一聲奶奶是一聲奶奶,每一聲都叫進我的心坎尖。
沒過幾天,老婦人和小孫子真的就離開了。但這里的很多人都記住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