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何避開——寶寶牙齒護理誤區》講師:鄭黎薇
2018.6.20
? 口腔健康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全身健康。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 糖的作用
? 對于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媽媽覺得這還用說嗎?糖就是糖啊。棒棒糖、QQ糖、水果糖都是糖。
? 其實我們提到的“糖”,這個概念不單單是指各種形式,各種口味的糖果。而是包括各種碳水化合物類食品。
? 他們可能就是我們日常的主食,各種加工形式的零食。
糖的利與弊
? 糖是人類的主要營養要素之一,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能。
? 糖是許多食品及飲料的調味劑,同時也是公認的一種引起齲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 容易引起齲病的主要是蔗糖,其次為葡萄糖淀粉等。如果經常攝入過多的含糖甜食,或飲用過多的碳酸飲料,會導致牙齒脫礦,引發齲病或產生牙齒敏感。
蟲牙是什么
? “蟲牙”就是齲病。生活中,各位家長和小朋友口中談論的蟲牙,其實就是醫生口中的齲齒,齲病。
? 這是一種發生在牙齒外部硬組織上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對牙體硬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破壞。
? 口腔中的致齲菌定植于牙面,在菌斑創造的適宜環境中生存繁殖并產酸。而牙體硬組織在細菌產酸的作用下,從早期的脫礦慢慢溶解,進而破碎脫落,最后形成齲洞(爛牙洞)。
四聯因素
? 細菌、食物、易感宿主、時間。
? 這四種因素同時滿足,蛀牙才會發生。
? 每個人的嘴里都有許許多多的細菌,過去有研究說至少有700多種,這么多的細菌通常情況下都相安無事,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在牙齒表面形成一種叫牙菌斑的細菌集落。
? 一旦有某些因素導致細菌群體之間生態失衡,就有可能發生齲病,形成蟲牙。
? 這個時候絕大多數的細菌就是打醬油的存在。而那些和齲病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條件致齲菌是主導蟲牙發生的罪魁禍首。
? 蟲牙發生的根本就是牙菌斑微生態的失衡致齲菌成為優勢菌群的結果。
? 酸可以腐蝕蟲牙
? 個體間差異,細菌、食物、時間,更多的是三個因素。宿主就是牙齒。每個人牙齒不一樣,有些小朋友的牙齒容易傾斜,有些小朋友的牙齒具有更大的抗酸能力,有些小朋友的牙齒先天就有缺陷等等。
? 而食物更是因人而異,有些小朋友喜歡吃纖維性的食物,有助于牙齒的清潔。而有些小朋友偏愛甜食,或者粘性食物,甜食容易成為細菌性的食物而產酸。而粘性的食物不容易清潔導致患蟲牙的幾率會更高。這些都會導致個體間得蟲牙的差異。
? 時間這個因素也是不能忽視的,細菌產酸腐蝕牙齒,這個過程必然和酸與牙齒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雖然長時間會使表面長期處于酸性的環境,不難想象再堅硬的牙齒在這種酸性環境中浸泡,都會產生一些變化。
? 讓小朋友少吃點糖,是不是就沒有蟲牙了?
? 正如剛才我們提到的,糖是齲病發生的眾多因素中的一部分,如果從減少糖攝入的角度來說,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不是全部。即便是小朋友少吃糖,但是沒有好好刷牙,很多的細菌粘附到牙齒表面在那里安居樂業。并不斷的產生腐蝕牙齒,那么也會得蟲牙的。
需要強調的是,糖不單是色彩斑斕的糖果,還有各式各樣的巧克力、口感甜糯的餅干、糕點、零食都含有大量的糖。
? 各式各樣的飲料、果汁、汽水、乳飲料也富含大量的添加劑和糖。
? 牛奶味飲品,乳酸菌飲料也并不是真正的牛奶。往往是含乳制品的高糖飲料。
? 當然,對于天真可愛的小朋友來說不吃甜食,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我們飲食中不存在碳水化合物也是不可能的,媽媽們應該怎么辦?
? 四種因素當中宿主(牙齒)本身特性是難以改變的。但細菌、食物、時間,這三個因素是可以通過我們家長的介入來影響的。
? 刷牙可以有效減少那些導致“蟲牙”的細菌,而少吃甜食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蟲牙”的發生。
? 糖是可以吃的,關鍵怎么吃。
一次吃大量的糖和一整天連續不斷的攝入少量糖,哪個危害更大?
? 我們不難發現長時間、高頻率的攝入糖,加之口腔清潔不到位,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 這就等于在不斷的給細菌提供能量來源,讓它們毫無顧忌的產生更多的酸來腐蝕孩子的牙齒。并且還讓孩子的牙齒一直浸泡在酸性的環境當中。長此以往,就算再具有抗酸能力的牙齒,也抵御不了“蟲牙”的。
? 因此提倡科學吃糖非常重要。
應盡量減少每天吃糖的次數。
喝碳酸飲料,進食后用清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進食。
糖可以吃,但最好隨著三餐飲食一起吃。盡量杜絕兩餐中間加食含糖零食,杜絕小朋友一整天飲料不離手的習慣,杜絕睡前喝奶,卻不進行口腔清潔的習慣。
此外,如果小朋友真的特別喜歡吃糖,建議家長,可以使用一些包括木糖醇在內的有甜味,卻不提供致齲原料的糖類替代食物。
乳牙壞了不用看
? 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夠發揮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保障恒牙和頜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利于孩子準確發音,引導恒牙正常萌出,使兒童獲得健康并使用終生的恒牙。
? 乳牙對小朋友非常重要。人一生僅有兩副牙齒。乳牙和恒牙。從6歲長出第一顆恒牙開始,直到12歲,基本完成牙齒的替換,中間至少經歷了六年時間。
? 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都認為,小娃娃爛牙齒不用管,反正都要換。我們曾經統計過,70%以上的家長認為乳牙壞了,不需要治療。
? 乳牙齲病的諸多影響:
1.影響其下方有乳牙牙根環抱的恒牙胚,導致恒牙胚的發育異常及萌出異常。
2.影響恒牙的萌出位置,可能導致恒牙列的錯頜畸形。
3.影響小朋友咀嚼和進食,從而影響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小朋友乳牙的礦物質礦化程度不如恒牙。乳牙更容易因為酸的腐蝕產生脫礦而變成蟲牙。
? 蟲牙等于定時炸彈。
? 齲病一旦發生,就沒有辦法逆轉。如果長期放任壞掉的乳牙在小朋友嘴里不管,就等同于在小朋友的嘴里埋下了一顆易燃易爆炸的“定時炸彈”。
乳牙的蟲牙早期很難發現改變,逐漸加重可以看到牙齒表面有黃色或黑色的改變,再繼續發展會出現牙齒的洞,這時小朋友會有食物塞牙或喝冷熱水、吃酸甜食物有明顯不舒服的感覺。如果小朋友沒有表達感受,或家長沒有在意,那蟲牙就會繼續惡化。
如果等到小朋友覺得痛的時候,這時牙齒已經壞的很深了,甚至細菌都已進入到最里面軟軟的牙神經部位了,有些乳牙壞的時間比較久,進程緩慢,所以小朋友沒有明顯疼痛的感覺。但是乳牙神經已經長期處于炎癥的狀態,而且炎癥會從乳牙的牙神經向下蔓延的乳牙的根部骨質里面,這時會出現乳牙根間周炎,這是非常嚴重了,小朋友可能會牙齒脫落,牙齦長膿皰流膿。
因此乳牙自身也會影響恒牙。
換牙之前,恒牙的牙胚,也就是還沒有發育完全的新的牙齒,就包埋在乳牙牙根下面的骨頭里面,乳牙的牙根就好像伸出一只手,向下抓著恒牙的牙胚,如果乳牙蛀爛了,就會影響它抓著的牙胚,尤其是乳牙牙根發炎時,會影響恒牙的發育。這時恒牙就會出現長不出來長歪,甚至提前長出來。
當小朋友開始換牙時,如果乳牙蛀爛了,表面很多細菌異常生長,剛長出來的新牙齒和蛀爛了的乳牙待在一起,就會被異常細菌傳染,再加上新牙表面礦物質礦化程度少很多,更容易被細菌蛀爛,所以有時新牙還沒長出來或剛長出來就壞了,有些補也補不起來。
乳牙蛀爛了不管,還有可能導致乳牙不該掉時就掉了,而恒牙還沒來得及長出來,這時沒有乳牙占位置,旁邊乳牙就會移動過來,蓋在下面新恒牙長出來的位置,以后恒牙就長不出來或者長歪成了需要整牙的背背牙和暴牙。
另外就當下而言,乳牙蛀爛了,影想吃東西和營養吸收,甚至影響口腔和面部乃至全身的發育。
蟲牙長期不治療,造成偏側咀嚼,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如果沒有健康的牙齒,小朋友就不愿吃粗纖維蔬菜和肉,影響全身健康發育。
乳牙壞了必須要看
每個人從六個月左右萌出第一乳牙開始,到六歲左右第一顆恒牙萌出,甚至乳牙全部由恒牙替換,有些乳牙在口腔留存的時間有十年之久。試想這樣一個“定時炸彈”放在小朋友的嘴里,真的沒有任何問題?
碳酸飲料會傷害牙齒
這個問題里的“化”,并不是說碳酸飲料真的把牙齒融化了,而是指在碳酸飲料的作用下,牙齒表面的硬組織會脫礦軟化,變得不耐受機械刺激。
往常處于可接受范圍的力量如刷牙等,在喝碳酸飲料之后,就會變得對牙齒具有破壞性。
這也是專業牙醫會告訴我們的知識,喝了碳酸或者酸性飲料后不要立刻刷牙。
碳酸飲料正確飲用方式
酸蝕癥
攝入碳酸飲料的同時等同于不需要細菌產酸,而是直接將牙齒暴露在酸性的環境當中。
即使沒有細菌的幫忙,碳酸飲料也會侵蝕我們的牙齒造成破壞,導致酸蝕癥的發生。
經常飲用碳酸飲料的小朋友,家長應該采取相應措施來防范酸侵蝕孩子牙齒。
正確飲用方式
減少喝碳酸飲料的頻率和量。
飲用碳酸飲料時,最好直接用吸管吸到口腔后部,避免和牙齒過多接觸。
剛打開的碳酸飲料不要急著喝“讓氣泡”充分散發出來之后再喝。
喝碳酸飲料后不要馬上刷牙,有條件可以先漱口。
愛喝碳酸飲料的小朋友,一定要定期去牙科進行口腔檢查,及早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
除了碳酸飲料,喜食酸食、愛喝果汁都會使牙齒處于危險狀態。雖然新鮮果汁比碳酸飲料健康得多,但由于它是酸性的,所以對牙齒亦有潛在的危害。
家長可以在網上找一些牙齒酸蝕癥或是“可樂牙”的圖片來看,畫面是觸目驚心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對碳酸飲料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貪圖一時的“酸爽”而給牙齒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0-6個月寶寶口腔護理
在孩子出生后就要開始孩子的口腔清潔工作。新生兒和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容易發生“鵝口瘡,”“雪口病,”因而此時期的重點在于口腔粘膜的清潔與護理。
嬰兒啼哭不安,無法進食,口腔異常時,應及時就醫。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注意口腔衛生及食具的消毒。
嬰兒出生后的幾天,即可用干凈濕潤的紗布輕柔擦拭牙齦,以保持口腔清潔。
整個新生兒期,家長應注意養成良好的喂養習慣,并注意保持正確的喂養姿勢。
長牙后寶寶的口腔護理
約在六個月齡左右,寶寶的第一顆牙齒就會開始萌出,從此10-12個月齡是家長帶寶寶首次看牙醫,建立口腔健康檔案的最佳時期。
從長牙開始,對寶寶口腔清潔的方式產生了變化。牙齒萌出后,可用紗布或軟毛刷輕輕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齒,當多顆牙齒萌出后,家長可用指套或軟毛刷為孩子每天刷牙兩次,并確保清潔上下頜所有的牙面,特別是接近牙齦緣的部位。
需要家長注意的是
三歲以下寶寶需要家長進行每日的口腔清潔,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絕不可因為寶寶不配合就放棄進行,要培養寶寶接受這一良好的口腔習慣。
同時這個年齡階段也是乳牙外傷和口腔疾病的好發時期,寶寶出現任何口腔問題,都應該在家長的帶領下及時尋求專業兒童牙醫的幫助。
3-6歲寶寶口腔護理
3-6歲的寶寶應該在家長的帶領下,拜訪兒童牙醫,必要時接受,由專業人員進行氟化物應用指導和乳磨牙的窩溝封閉治療。
同時,這一年齡段的寶寶需要在醫生幫助下,破除不良的口腔習慣,并對發育中的錯頜畸形進行早期的檢查診斷和治療。
這個年齡的寶寶并不能很好獨立完成口腔清潔工作,仍舊需要各位家長的督促和幫助。
6-12歲孩子口腔護理
6-12歲孩子要在“六齡牙”萌出后,在家長帶領下來醫院進行窩溝封閉治療。
此時孩子口腔內同時存在乳牙和恒牙,由于乳牙和恒牙的替換,口內情況復雜多變,家長應該更加關心孩子口腔內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并定期接受專業人員的口腔檢查和評估,必要時及時開展咬合誘導。
另外學齡期的孩子較為活躍,意外導致牙外傷的概率增加,家長要提醒兒童運動多注意安全性。
12歲以上孩子的口腔護理
12歲以上孩子也要定期拜訪專業的兒童牙醫。由于青春期生長發育活躍,及時治療錯頜畸形,可以引導生長改建。建立正常而美觀的牙列,因此這一時期錯頜畸形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重要問題。
由于青春期的激素變化,這一時期的孩子,牙周疾病發病率開始上升,因此也是家長們不應忽視的問題。
口腔保健應早于長牙
談及對孩子的口腔保健,就不僅僅只是刷牙這一方面了。
口腔保健從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牙齒還在發育形成時就已經開始了。
有研究顯示,孕媽們所處的外部環境,能夠吸收的營養物質,以及孕媽自身的口腔保健措施,不僅影響著孕媽媽本身的健康,也從牙發育形成等方面影響著孩子。
所以在懷孕前,媽媽們要及時去牙科檢查。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影響到孩子。
牙不好可能和遺傳有關,也可能跟后天的口腔衛生習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