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做個快樂的讀書人》:什么是讀書人的快樂?

? ? ?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是臺灣學者劉墉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在信中他指出來了女兒在讀書方面出現的四種不正確的方法:

? ? ? 1、讀書只講速度和數量數量,不講質量;2、讀書是為了考試和比賽,沒有欣賞;3、只“讀”不“習”不“思”;4、讀死書,沒有學以致用。

? ? ? 文中劉墉希望女兒能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 ? ? 讀書苦,讀書累,讀書堪比受苦力罪。劇場化應試教育背景下,我們隨便抓住一個學生問他:“讀書快樂嗎?”他的回答一定是不快樂。每天做不完的卷子,考出完的試,何談快樂?那么到底什么是讀書人的快樂?

? ? 讀書人的快樂是將知識轉化為物質財富的滿足感。這個恐怕是最現實,最具有激勵意義的快樂了。擁有這種感覺的是馬云、俞敏洪等以及社會上高學歷高薪的人,他們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從事具有創造力價值的工作,因而獲得高額回報和效益,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這是世俗社會中對人的價值評價最重要的標準。高薪高收入往往意味著高價值,意味著成功!這當然是讀書人最快樂的事了!它可以獲得社會足夠的認可,甚至極高的評價。

? ? ? 讀書人的快樂是自我精神世界的充實感。還有一種讀書人,如貧寒的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將知識轉化為物質財富,但是卻充盈了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精神生活無比的富足,在讀書的過程中品味人間百態,感悟生命絢爛;在讀書的過程中拋卻世俗的煩擾,樂以忘憂;在讀書的過程中將知識轉變為為人處世的生活智慧,活得淡定、平和、從容。這種感覺就像葉文玲在《我的長生果》中所說“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就禁不住涌起愉悅之情……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 ? ? 讀書人的快樂是改造社會,造福人類的成就感。這種感覺恐怕只有居里夫婦、屠呦呦這樣級別的人才會有。他們一輩子潛心讀書,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無償的無私的奉獻給社會,救死扶傷,改造社會,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造福全人類,這是最高級別的“學以致用”。他們讀書的快樂就是對科學真理的探究。

? ? ? 古語云:“開卷有益”,無論我們最終成為那種類型的讀書人都是值得點贊的。只要你堅持讀書,在長期堅持讀書中,我們會慢慢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是做人的一種境界,因為做人就是要快樂;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是讀書的一種境界,因為快樂才是讀書的目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