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和Kenny去看了描述創業者紀錄片——《燃點》。
這部紀錄片耗時14個月,成片時可能真是“生不逢時”,我搜遍了蘭州市各大影院,只有在甘肅黃河劇院有放映,而且只安排了一天一個場次。如果是半年前,這部紀錄片票房可能會好很多。(主要原因是以ofo代表的共享經濟面臨很大問題,以及羅永浩的“錘子手機”資金鏈斷鏈,造成了公眾對創業者的反感。)
相對于前年(2017年)觀看的同類型的影片《內心引力》,這部《燃點》所描寫的創業者就更加“商業”、更加“殘酷”一些。整部紀錄片記錄了17位創業者,有幾位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主"。如“錘子手機”的羅永浩、ofo小黃車的戴威、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papi醬等等。影片對“安傳東”這位創業者挖得比較深,其他創業者只能算是輕描淡寫,主要原因可能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不是“創業者”,她不太可能去感同身受這些“創業者”內心真正的感受;也可能是那些“創業者”他們不愿真正面對自己,畢竟真正認識自己是天下第一難的事情。
雖然我們沒有開始創業,但幾年的創業準備工作讓我有些能稍稍對這些“創業者”感同身受。尤其是當從影片看到“小黃車”黃了,“錘子手機”成了一錘子買賣,雖然之前已經略有耳聞,但確定這些真相后,我內心還是覺得唏噓不已、五味雜陳。
感謝我的老師薩蒂亞·納拉揚·戈恩卡(Satya Narayan Goenka,1924—2013),他教導我內觀禪修(Vipassana meditation)的技巧,讓我能夠觀察事物的真相,更了解心靈及世界。如果沒有過去15年來禪修帶給我的專注、平靜及見解,我不可能寫出這本書。——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書后第一個感謝的人。
尤瓦爾所言與孟子說的“反求諸已”以及王陽明說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還有禪宗說的“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都指向一件事——如果想真正有所突破,一定要對自己下狠手。
但怎么對自己下狠手?
2018一整年我學習了《梁注莊子》。細細想來,好像其實就學了一件事情——不斷地覺察自己。每當遇見事,我就慢慢在心里比對,似乎覺得自己越來越清醒地認識自己。譬如:我發現我這個人比較優柔寡斷,不適合獨當一面,至少是現階段不適合。考慮事情邏輯條理性差。我是在比較放松的氛圍下能發揮我的性格優勢。我的多巴胺分泌程度會比一般人多。等等……
還有,Kenny也專門指出我這個人身上最大的兩個優點:
一、天性身上有柔軟善良的東西。
二、天性有那種“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樂觀精神。
哈哈,感謝Kenny潤物細無聲良藥苦口;感謝梁冬同學;感謝尤瓦爾·赫拉利;感謝我的家庭,感謝我身邊的好朋友;感謝這個時代……
好了,就這樣的結束吧,算是我對2018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