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老師很幸福,因為我們學生最最佩服的就是老師了,還記得小的時候,一有什么好吃的東西,總想著拿一份給老師。看著老師笑容滿面的接受了自己的禮物,自己真開心。心想,長大了以后,自己也要做這么一位滿臉笑容的老師。那應該就是幸福的吧。
可是長大了以后才發現,站在講臺上的自己,原來跟幸福是有那么點差距。隨著現在科技信息的高速發展,學生的知識儲備比以前多了很多,在老師這里,他們已經覺著沒啥需要聽的,每當自己辛辛苦苦備好的課,卻無人問津,自己真的是很失落。很顯然,靠傳播知識,單純的傳播知識去贏得教師的幸福感,那是不遠遠不夠的。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我們先要做一個幸福的人,一個幸福的老師。曾經有個醫生對我說,只有你好了,孩子才會好。那么同樣的道理,只有老師幸福了,學生才會幸福。以前就覺得,語文老師最大的功能不是傳授知識,而是,用自己的精神面貌,去引領孩子學會生活,學會樂觀面對生活各方面的挑戰。
比如自己參加了千字營,每天日更一千字打卡。自己整整堅持了三個月,而且到現在還在堅持著,把這個事情跟學生分享了之后,在學生群體當中也搞起了百字營,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堅持了六季,沒有繼續下去。但自己仍然在寫,我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在告訴學生,人都是有惰性的,人也是可以戰勝這種惰性的,最終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成功。參加的學生當中也有分享:雖然過程辛苦,但是結束的時候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還傳遞了一個信息就是:不管自己寫什么,堅持寫就對了。我們的寫作水平就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得到了提升。看到學生的種種進步和堅持的毅力,為師也是很幸福的。
和學生一起堅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幸福。
其次,做一名幸福的老師,首先跟學生要有一定的親近感。學生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跟你分享,愿意在遇到學習上的困惑時找你解決。這就是幸福。現在學生早戀的情況很普遍,但是他們也很迷茫,這一份戀愛究竟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兩個人,究竟可以走到多遠?以及如果分手了怎么緩解自己的心緒……這個時候,他們特別需要一個人能夠去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痛苦。如果,這個學生找到你分享,那說明他(她)是信任你的,是渴望聽從你的建議去改變的。當學生信任自己,并愿意聽自己的話,那就是一種極大的幸福。
課堂上師生能夠互動,老師講的開心學生也互動地開心,那無疑這一堂課是成功的,彼此都是幸福的。
教師的幸福感,最根本的還是要從生活當中吸取幸福感。我是一個喜歡搞事情的老師。也可以這么說,我是需要生活儀式感的老師。自己給自己幸福,然后再把幸福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