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班上有個女生寢室,從大一到大三,幾個人雷打不動的在一食堂一樓的固定窗口吃了三年的午飯和晚飯。
我們發覺后都表示跟驚訝,要知道大部分人都是今天一樓,明天三樓或者直接換食堂。
每次看到她們坐在那里,我都會感嘆,學校里的美食那么多,可惜她們都錯過了。
作為資深吃貨,我樂于改變,喜歡嘗鮮。每次去外面吃飯時,我都會在美團上仔細看別人的評價,挑選一兩個好評多、之前沒吃過的菜。結果每次都能發現新的美食。
不敢輕易嘗試或者放棄,都是「損失厭惡心理」的表現。保持開放的心態,正確權衡利弊,有時候的改變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驚喜。
2
高中時我們曾在寢室探討過這樣一個話題。
你愿意在熟人面前出糗還是有很多人的公共區域?
當時我第一反應是后者,被很多人關注多可怕。但我另外兩個室友選擇的都是前者。
問其原因,有個人回答到,其實你在陌生的地方出了糗,雖然被很多人看到,但是沒有多少人真正關注,誰會對陌生人印象深刻。
聽她說完我開始認真回想之前所目睹的陌生人出糗事件,我居然一個也回想不起來。
大家對我們的關注度,真的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高。演講時即使你有小失誤,也不用太緊張,因為記得這件事的人可能只有你自己。
走出「聚光燈」效應這個圈套。只要有一種無窮的自信充滿了心靈,再憑著堅強的意志和獨立不羈的才智,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3
美麗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王小波說,一輩子很長,就找個有趣的人在一起。
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標準是:這件事有沒有意義。
當然如果事情能既有趣又有意義是最好的一種狀態。
運動,閱讀,寫作,這三個這么美好的事,很多人沒法堅持,我覺得是因為我們沒把它們變得有趣。
想運動嫌健身房枯燥無聊,那就試著去騎車、爬山、徒步。
在名人傳記里,體驗不同的人生;在歷史中,感受時代的變遷,在文學書籍里,修身養性。讓讀書的種類更豐富,自然就能找到其中的樂趣。
喬治·奧威爾在《我為什么寫作》里面提到了一些寫作的理由: 一是自我表現的欲望;二是審美熱情;三是希望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四是改造世界。
找到你寫作的理由,堅持下去。寫作是一個不斷讓自己思考的過程,這個時代很多人不思考,你思考了,未來一定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