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幾年在國內大熱的一種日本精神是匠人精神,與職人精神很相近。所謂匠人精神是指“執著”,對事情“不放棄”;所謂“不放棄”,也是一種“思想的深度”,從而淬煉心性,養成自己,喚醒每個人的一流精神(百度百科,2016)。職人精神又與匠人精神有些細小的差距,職人是日語中對于擁有精湛技藝的手工藝者的稱呼,以前主要是指傳統手工業者,而現在許多掌握著尖端技術的制造業者也可以被稱作“職人”。雖然字面上看起來簡單,但“職人精神”代表著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和守護傳統(《環球》,2014)。定義的不同,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出職人精神要比匠人精神更高一層,需要從業者傾盡一世的盡心竭力。在《壽司之神》這部片子中,主人公小野二郎說了一段話:“我一直重復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總是向往能夠有所進步,我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人知道巔峰在哪。即使到我這年紀,工作了數十年,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臻至善,但我每天仍然感到欣喜。我愛自己的工作,并將一生投身其中。”——這也被認為是日本“職人精神”最佳解讀(《壽司之神》,2011)。
? ? ? ? 關于職人精神探索的想法來源有二:1. 即將大四畢業的準畢業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些迷茫,本著對未來公司認真負責的態度,想要知道職場新人要有一個什么樣的心態來進入一家公司。2. 看了一部關于日本職人的記錄片《壽司之神》大受感動,影片道出了很多做事做的人的道理。基于以上兩點,我決定對職人精神進行探索,得出自己的結論,為了更好的理解職人精神我做了一次以10人為樣本的調查,樣本數量不大,但是我秉著樣本需要多樣性的原則調查了我身邊我能想到的所有職業,其中包括國內某211大學教授,初中老師,一跨國公司國內的中層管理人員,武警,國內某電器品牌的銷售人員,蘋果公司從美國應聘的管理培訓生等。
? ? ? ? 日本大概有1700多年的歷史,職人文化盛興于江戶時代,江戶時代職人為貴族提供各種手工制品,精益求精,為自己的事業奉獻一生,不予余力的向下一代傳承自己的技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日本的職人文化》,2012)。這一精神在《壽司之神》中被很好的詮釋,只要有人決定將小野二郎當師父,并窮其一身致力于捏壽司,為顧客帶來更美好的壽司體驗,小野二郎便會毫無保留的傾囊相助使其更加明白壽司,領悟其中的奧秘。
? ? ? ? ?英雄不問出處一理貫穿古今,小野二郎去母校做演講,誠惶誠恐,壞學生小野二郎怎會想到自己在六七十年以后會站在講臺上對自己的晚輩后生解讀如何成功,老生常談,后輩需一絲不茍的學習課本,沒資格;語重深長,多一份堅韌就會有好成績,也不見得。可是小野二郎忘記了自己在學校外的小心謹慎,誠心誠意的對待每一個壽司,市場中成色最好的魚,最懂米的米販供應商,烹制與人體溫度相同的壽司米,按摩四十分鐘以上不再韌勁十足的魷魚,捏小雞的寸勁捏壽司,根據顧客男女性別,吃飯習慣的不同來改變上菜的速度與順序。英雄從來不問出處,但英雄總是追求卓越。一年以前,蘋果的管培生學姐告訴我一句,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自然而然你就會脫穎而出。
? ? ?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可能是天賦所在的領域,天賦才是一個人想要登峰造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總是用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靈感勉勵自己,最后我們都變成了想要成為雄鷹的母雞,毫無自知之明。小野二郎稱一個廚師想要做出美味的食物,就必須品嘗美味,訓練味覺和嗅覺,除去食物的食材不講,只有擁有高度敏銳的味覺和嗅覺才能做出更好的食物。一個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廚界大師,擁有“二十世紀第一名廚” 美譽的喬爾-侯布匈便將美食天賦發揮到淋漓盡致(論文網,2013),就連小野二郎提及他時也總有一副羨慕的神情說雖然自己的味覺和嗅覺算是業界翹楚,但侯布匈的味覺與嗅覺確已到了另一個層次,如果自己擁有同樣的味覺、嗅覺,自己的美食也會更上一層樓(《壽司之神》,2011)。找到自己天賦所在之處,并加以應用,追求卓越,自然一個人也差不到哪里去。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不在百年孤獨之時,回首望去,感嘆年華,唏噓不已?我想也只能是勇于嘗試了吧。
? ? ? ? ? 知識永無盡頭,淺嘗輒止終究只是皮毛,不斷深入學習才是立足之本。“我到了這個年紀還在學新手藝,你一旦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就會發現其實只是在欺騙自己,然后就會變得很沮喪。(《壽司之神》,2011)”凡事都可自成體系,不要停止探究,保持一顆嬰兒搬的心,對所有事物都保有最大的熱情與興趣并且保持下去,終究可成一番事業,不求揚名立萬,但求衣食無憂。月亮雖沒有太陽耀眼明亮,卻也可照亮一片土地。
? ? ? ? ? 夢想,或許對于我們來說高不可攀,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的我們終究還是普通人,日子不要灰頭土臉,看起來金玉其外便已知足,敗絮其中也不是不可,我們都不指望自己向著喬布斯前進改變世界,但是總是想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我們都不知道什么是夢想,我們總是隨波逐流。我十個樣本的調查中無一例外大家從事現在工作的原因并非夢想二字,專業對口、工作好上手、被迫選擇成了大多數的答案。小野二郎九歲離開家的時候有人告訴他,他已經無家可歸了,只有努力工作才能生存,所以他選擇了最容易學習的餐飲行業當學徒,沒有工資,老板拳打腳踢,但還是依舊努力工作(《壽司之神》,2011)。小野二郎的最初沒有夢想二字只為糊口吃飯養活自己,可是他卻讓自己的糊口營生開出一朵嶄新的花:全球年齡最大的三星主廚(百度百科,2016)。遙不可及的夢想不在身后,踏踏實實的工作卻在腳下,夢想的花朵是在腳下工作的黃土地中開出。正所謂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公司給出薪水,需要的是員工為其不予余力,不斷創新,創造利潤,再大的環境中成就員工也可努力成就自我,二者相輔相成,交相輝映,形成良性循環。
? ?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望你我即將畢業的人兒,迷茫隨伴,但也可以一同沉下心來,一步一步夯實向前,所向披靡,愛你所做,全身心的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無怨無悔,窮奇一身磨練技巧(《壽司之神》,2011),厚積薄發,不曾悔過陽光燦爛的青春歲月。
參考文獻:
日本的“職人”精神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14-07/30/c_133505227.htm
日本的職人文化
https://www.douban.com/event/16297423/discussion/45461759/
法國名廚侯布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