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被加班的困惑,怎么才能做到按時下班,享受自己的閑暇時光?只要一招——超整理術,就能獲得高效的人生,天天輕松下班。
? ? ? 說到整理,很多人會說,我從小看我媽媽整理房間,誰不會整理啊。NO、NO、NO。你真的會整理嗎?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一書說到一個全新的理念:整理術,不是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種“如何高效享受舒適生活”的方法論。
? 整理的理想狀態是不但收拾整齊,而且完全掌控物品的擺放位置。當然,有時物品沒那么整齊也沒關系,關鍵是掌控感。只有保持工作環境清爽,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1、從隨身公務包的整理開始。
? 整理第一方法:舍棄。
佐藤可士和的公文包里:
手機
家鑰匙
卡片收納包(信用卡兩張,紙鈔數張)
零錢
整理的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是否真的需要該物品。一旦確定哪些是多余之物,就大膽舍棄。“舍棄”是整理術不可或缺的手法之一。
舍棄時,設定優先排序。公文包里的物品可以基于時間軸來思考——今天要用的、三天后要用的、一周后要用的…… 期限越短越好。我們非常容易產生“暫且保留”的想法。可以試著逼問自己“暫且”指的是到什么時候。其實“暫且保留”的大部分是重要性低的物品。未來可能要用,那一天或許永遠不會到來。
舍棄是不安的戰斗,舍棄同時也是與暫且的斗爭。比起不知何時才會用到的物品,重視當下才有意義。鼓起勇氣舍棄,讓現狀變得清晰明確,更能保持大腦清醒。
可以嘗試一下帶著空包出門的感覺,一開始會擔心,擔心各種意外,怕沒辦法立即解決。然而一天下來,你會發現,生活沒有任何不舒適感。頓時有種解放的感覺,無比輕松愉快。
舍棄是超整理術的重要方法之一。一開始會很困難,只要突破心理障礙,就能往前邁一大步。
2、辦公桌
①將物品一字排開
②設定優先排序
③舍棄無用之物
辦公桌的整理,要先將所有的物品擺在桌面,再將需要的東西收進桌子。絕不能機械性地收拾眼前的東西。請假設自己買了新桌子,正準備新物品。
同時,必須決定每件物品的固定位置,并銘記于心。如果東西過多導致無法放進固定位置時,必須將總量控制在固定位置范圍內。比如,筆超過了筆筒的容量,塞進抽屜這一做法不可取。筆要定期檢查,該舍棄的要舍棄。功能相似的物品,保留其中一個。
可以設置一個充當避難場所的“自由空間”的柜子,安置無法立即整理的東西。畢竟,要一口氣舍棄很多東西是件不太容易的事。然后,隔斷時間清理下“自由空間”里的物品。“自由空間”是“暫時避難所“,不是永久的垃圾場。
3、檔案整理
對檔案的整理,最重要的是檔案夾和檔案的命名方式。命名方式要采用泛用性較高的方式。其次,標示要統一。
文件夾外框的命名方式:
已完成的工作
進行中的工作
預計完成的工作
個人作品集
畫材
避難作品
郵件也是定期清理,可以將周一定為清理日。即使其他事不做,也要先清理電腦文件及郵件。
4、紙質文檔
辦公室里的紙質文檔也是同樣的命名法,另外采用相同種類的文件盒。因為一旦決定外框,就能掌握整體印象。
整理的重點在于,不能因為忙碌而疏于整理,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而主動整理。
當辦公室煥然一新了:物品少、整齊清爽的桌子、東西一眼可見,工作效率必然極大地提升。再也不會發生重要文件找不到的現象。
4228瞿青青 一懶蟲子的美麗人生一橙子學院碼字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