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文字小白,喜歡碼字。雖然水平不太高,但好在能堅持,個人微信公眾號也在兩個多月后就順利開通了原創。有朋友希望我能夠將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分享一下,我也就將盡我所能,將我所知所感就此寫下,希望能與其他文字愛好者共勉。
全文大綱:
我是如何開始的
不想寫怎么辦
沒得寫怎么辦
如何能長期有得寫并持續進步
正文
一、我是如何開始的
我原本就是一個喜愛文字的人,但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因為自己的懶惰,讀書與寫作都逐漸變成一件僅限于想、但從未真正付出行動的事情。直到15年初,我突然意識到:不能這樣下去了。于是我強迫自己行動起來,最初我只做兩件事:讀書、寫讀后感。
讀書從比較容易閱讀的小說開始,讀后感也只簡單寫寫自己的感想,盡自己所能,并不苛責自己要達到如何的水平,但也不放縱自己。最重要的一點是:有想法要盡快寫下來,不要等,等著等著就沒想法了。
很快,大約在三、四個月后,我的讀后感就從只能寫五、六百字到可以寫兩、三千字了。并且不覺得太過困難。
到了15年秋左右,我的寫作內容開始從書評慢慢拓展到故事、散文。
今年的1月29日,我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開始陸續把自己以往的作品搬上去,同時也在不斷寫新的文章。我當時的計劃是:每日更新、爭取在6到8個月內開通原創,只是沒有想到,在連續發布原創文章僅僅兩個多月之后,我就收到了微信的原創開通邀請。
自今年年初起至今天的三個多月內,我共寫文章48篇(部分長文章以連載形式在公眾號發布),其中包含一部約兩萬五千字的原創童話,這是我第一部完結中篇,48篇文章共計超過十萬字。
細想自己這一路走來,我只是不停地寫,不放縱自己,僅此而已,倒也并不曾苛責自己。只是許多事情一旦認真做起來,就發覺其實根本沒有自己想的那么難。
二、不想寫怎么辦
我想不僅是寫作,在許多事情上,人們都會遇到同樣的事,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對自我良好的控制力,但自控力并非無跡可尋,其中是有一些小技巧的。
1、公開打卡
這是最簡單、但效率也相對比較高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確定自己的目標并在朋友圈公開,并進行每日打卡,請自己的朋友幫忙監督。這里有個關鍵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目標一定是明確可實現的、屬于跳一跳能夠到的目標,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同時還可以發愿,如果完不成就如何如何,比如請朋友吃飯、把最心愛的東西送人等,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以窮癌治懶癌。”
2、等10分鐘
每個人都有低迷的時候,在自己心情不好或極度疲憊的時候,強令自己保持正常狀態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給自己降低一點難度。
就我的情況而言,我正常的時候是每日千字到兩千字不等,小宇宙爆發時能夠寫到四千。但當我非常疲憊或心情極度不好的時候,我要求自己只寫兩百字就好了,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完成的目標。
但等寫到兩百字時,我往往已經進入了狀態,這時繼續寫下去就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在多數我給自己規定兩百字的時候,我都能夠達到千字左右,即保持了自己的正常水平。但當然也有真的非常疲憊無法堅持的情況,這種時候我也不苛責自己,完成兩百字就去休息。
在《自控力》這本書中有個“等10分鐘效應”,即在遇到應該做而不想做的時候,先做10分鐘再停止。遇到想做但不應該做的時候,等10分鐘再開始。10分鐘可以起到神奇的效果。這與我給自己規定的只寫兩百字在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方法。
這個方法的關鍵在于:可以降低難度,但千萬不能停。停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終就會破罐子破摔,徹底停止。
3、警惕“道德許可效應”,牢記自己的目標
同樣在《自控力》這本書中,有個“道德許可效應”(真的非常非常推薦這本書),即我們會把意志力與道德掛鉤,這會允許我們經過努力之后,允許自己小小地放縱一下,而這放縱往往是與我們的目標相反的。
比如今天我寫了四千字,我很自豪,覺得我應該得到獎勵,我可能會把獎勵定為:明天不寫作。或者我今天節食良好,為了獎勵自己,我允許我自己明天暴飲暴食。這樣的結果會導致我們離目標越來越遠。
因此我們必須牢記自己的目標,每天寫作都不能停,不管你之前是否超額完成任務。如果想獎勵自己,可以選擇不妨礙目標的其他方式,比如給自己買件新衣服。
4、記得今日事、今日畢
這句話大家都很耳熟,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么換一種說法可能更能夠打動大家(這個說法同樣來源于《自控力》這本書),我們很容易把今天完不成的任務堆到明天,總是下意識地認為明天比今天有更多時間、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勤奮,但這怎么可能?
明天與今天是完全一樣的,一樣多的時間、一樣懶或勤奮的自己。如果今天完不成、明天也同樣完不成。這樣想來,今日事今日畢的動力是不是就足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