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蘭村 本文試證法顯故里以下幾處具“候選”之可能:其一、晉平陽郡絳邑縣,是為“絳邑”說。其二、太平,晉時屬平陽,唐時入絳郡,提出“太平”說。...
作者/然余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春秋屬東...
作者/盛邦和 關于孔子最優秀傳承人的確認,曾有過諸多人選。著名的當是孔門弟子顏淵及孔子曾孫子思,然而經韓愈及此后宋代學者,尤其是朱熹之力薦,孟子...
盛邦和,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首席教授。東京大學外國人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津貼專家。 ...
周敦頤(1017—1073年),又名周敦實,字茂叔,謚號元公。他是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因廬山蓮花峰下有一小溪,流經屋前,故得濂溪名...
老子道學及其自然主義開創 盛邦和 提要:老子認為修身治國當循“道”而行,力陳“道法自然”,稱“自然”為道的本質,又主張虛靜無為,道出柔弱勝剛強的...
日知錄-1 關于天與自然 關于“天”的認識與描述,孔子認為,天是自然的天,又是體現生命活力的天,天是萬物之母,天是生命的起源??鬃诱f:“天何言哉...
日知錄-20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
日知錄-19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