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壓力太大什么事都做不了也不想做就重新看了一次《盜夢空間》,這部影片重新激發(fā)我對空間想象力的探究熱情。
何為空間想象力,這是在愛問上面看到的:空間想象能力是憑借視覺把握圖形間關系的能力,是一種邏輯推理能力,即通過已知事物對未知事物進行推理,那怎樣才算是有空間想象力呢?下面講一個切身經(jīng)歷過的例子。
大二上學期要學線性代數(shù),我們那本線性代數(shù)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矩陣,第二部分是概率。在學矩陣的時候我發(fā)覺對這種有形狀的東西特別有感覺,運算的時候我的鬧鐘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看到一個矩陣,在腦袋中想象出這個矩陣,然后根據(jù)運算規(guī)則在腦中變換矩陣的數(shù)值和形狀,最后心算出答案。
如果說上面那種不算是有空間想象力,來看一下下面這個例子。我們專業(yè)需要學習編程,學了差不多一年編程以后發(fā)覺我每次要學一樣東西都會在腦袋中構建這些知識的邏輯結構,最明顯的是在期末的時候(因為要考試所以得預習課本),自己在看一本書的時候會去把現(xiàn)在看的部分和之前看過的部分進行對比,然后找準他們的位置記住下來,然后下面看到的知識再重新排列下位置,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識記的速度非常快。
那應該怎樣訓練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討論這個的時候突然想起喬布斯說過的話‘每個人都應該學一門編程語言’,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學習一門編程語言的時候你實際上是在重新構建你思維,打破常規(guī)的過程,除了這個還有什么?下面是我自己的觀點
- 你一定會讀書,讀書的時候可能會讀目錄,那么根據(jù)目錄查一下目錄包括的這些東西是什么,有什么用,然后再試想一下這些東西組成整個系統(tǒng)是怎樣的情況
- 在識記事物的時候用空間想象來識記,如在腦中構建一個情景,然后把各個要識記的事物分別對應房間中的一樣東西,然后給自己一條規(guī)則,每次走進那個房間,走那條路,再想象出路上會遇到的東西,所對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