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吃貨,不僅愛吃各種美食,而且,很多時候我對一段記憶,一些人,往往是通過一道菜,一個味道記住的。
蒸茄子是我國北方地區很家常的一道菜,這道菜我吃過很多,可我只對我三妗子(舅媽)做得這道菜有最深的記憶。
三妗子喜歡自己蒸饅頭,早已習慣了買饅頭的人們,現在還自己堅持蒸饅頭的人已經很少了。每次蒸饅頭的時候,三妗子總是切好一大碗茄子放到蒸籠上,等到饅頭熟了,茄子也就蒸好了。
剛蒸好的茄子軟軟的,糯糯的,趁著茄子還熱,馬上放上一大勺雞油,再把拍好的蒜末放到上面,撒上一小把鹽,攪拌均勻,這道菜就算是做好了。
因為三妗子用的雞油是他家對面做燒雞那家的,所以三妗子做的這個菜很有自己的特色,吃上一口,滿嘴的蒜香,但吃不出那種蒜的辛辣,雞油和茄子真是絕配,可以吃到雞油的那種濃郁,又可以品出茄子的香甜。茄子到嘴里,不用刻意咀嚼,軟糯的茄子總會給你一種強烈的滿足感。
在夏天,我經常可以在三妗子家吃到這個菜,想起這個味道,也一定會勾起我在三妗子家度過的,最美好的時光。
我大概是忘了具體哪一年開始就在三妗子家住的,我只記得,在我媽去世后的每一年寒假,暑假,我都會去三妗子家。在三妗子家,我可以過得很踏實,很安穩,就像在自己家里那樣自在,有時候,甚至我會覺得,在三妗子家比在自己家里還像一個家。
每個暑假,我都會在三妗子家里過完整個假期,只有在三妗子家,我才能找到一絲安全感,我才能不用一個卑微的姿態和小伙伴們玩。在三妗子家里,我更多的是在尋找心里的一種平衡感。
三妗子是個很勤勞的女人,農忙的時候,她在地里忙活一天,回到家里,還要給一大家子人做好飯,她不管有多累,飯菜絕對沒有湊合過。看著她滿頭的大汗,我很心疼,我不能幫到她什么,我能做的也只有幫她燒燒火。
我每次幫三妗子做點事,哪怕是幫著收拾桌子,刷個碗,都會得到三妗子不住的夸獎,而且她還會和街坊四鄰說,這孩子有多好。
三妗子家的一個小村子,每個星期都會有兩個集市的日子,每到這天,我都會提著一個大籃子,和三妗子,表哥,表姐去趕集,集市不大,就一條街道的面積,可是各種貨品也算是齊全,集上人很多,不僅是本村子的村民,相鄰村子的村民也都會過來湊湊熱鬧。
每到集上,三妗子都會買很多東西,一些菜和水果是必不可少的,集上的水果很便宜,算不上優等品,可是吃到嘴里還是滿嘴的香甜,吃過那么多水果,還是覺得集上的水果最好吃。有些時候,三妗子還會給我添置一兩件新衣服,哪怕是一雙拖鞋,一件內衣,我也會覺得強烈地滿足感。在我家里,沒人會在乎我穿什么,也沒人去說主動的給我買個什么物件,最多就是我提出需求,他們給我錢,我自己去買,所以,在三妗子家,就滿足了我對于一個真正家庭的幻想。
在三妗子家里,我不用操心任何事,我只管寫好作業,玩兒好就夠了,表哥,表姐也都很護著我,沒有人像我在家里那樣欺負我,我也不是個盛氣凌人的孩子,所以在那個小村子里,我有一大幫玩兒的很好的伙伴,所以,每次去三妗子家,去找那些小伙伴也就成了我主要的目的。
每到暑假的時候,村子里的大坑里水就多了,我們一群小孩就會在大中午的時候,跑去大坑,脫光衣服,一個一個像煮餃子一樣,跳到坑里,在里面翻滾,玩兒鬧。在里面洗一會兒,就跑到岸上,光著身子,來回翻滾幾次,讓自己完全暴露在陽光下,這種最貼近大自然的游戲方式,是我遇到過的最享受的玩耍。
在大坑里爽過以后,我們幾個經常會拿著一個破足球,到晾麥場上,只穿著一個小褲衩,光著腳丫,在上面跑來跑去,跑上一會兒,腳底就會覺得有些燙,可是這種感覺很舒服,所以我們就在上面盡情揮灑著汗水,就算不進球,我們也會盡力奔跑著,對于我們來說,奔跑,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游戲。
現在的孩子們,一到放假,不是上輔導班,就是窩在家里玩電腦,這樣雖然安全,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我總覺得這樣子的童年就會失去童年的樂趣,對于每個孩子來說,這都是一個遺憾。
在三妗子家,每到農忙的時候,我也會跟著一起去地里做些簡單的農活,雖然我不能做主力,可我還是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自己也會很開心。我喜歡聞到土地里那種泥土的香味,也喜歡看到莊稼地里那滿眼的綠色。
直到我受傷前的一個假期,我還是在三妗子家里過得,那時候的我想,將來無論我有多大,我會在哪里生活,工作,每一年,我都要在三妗子家住上一段時間。在那里,能滿足我對于家的最美好的幻想,那里也是我心里最柔軟的一個地方。
現在,表哥表姐早已經成了家,聽說三妗子家也蓋了新房,還記得,之前我和表哥商量著新房的設計,那時的我們總是對新房抱有強烈的憧憬。如今,新房子早已經不新,我也再也沒有去過那個村子,我想,三妗子家里一定還是會很干凈,也一定會是一個家。再次吃到蒸茄子,樣子差不多,用料也一樣,可是吃到嘴里,味道卻不一樣了。
嗯,一定是鹽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