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個好東西。但凡愛喝酒的人,都能說出一籮筐喝酒的好處,就是不喝酒的人,也能擺出幾條喝酒的道道。
母親是能喝酒的,一家人的時候,母親也會和大家一起端起酒杯,但母親不會說一籮筐喝酒的好處。只是每次喝酒,母親總會說酒好香,那神情很是享受酒的甘洌。我沒有親眼看見母親喝了多少酒,只是聽母親對我們姊妹幾個說過,她和父親到外地進(jìn)藥品,工作順利一高興,常在館子里兩個人喝完一瓶白酒。但有客人的時候,母親是不會喝酒的,只是忙著在灶屋里弄菜,然后勸大家多吃菜。
小的時候,一到農(nóng)忙啊,或者家里有修墻撿瓦的事啊,會請一些叔伯鄉(xiāng)親們幫忙。母親就會買上肉,還得是那種膘很肥的肉,來招待幫忙的鄉(xiāng)親。那時候要買到膘肥的肉是不容易的,但母親總能想到辦法。當(dāng)然,無論肉多肉少,肉肥肉瘦,酒是少不了的。母親說,大家忙了一天很累,喝點酒解乏。或許這也是母親除了說酒好香之外,講得最多的喝酒好處了。
以前看《水滸傳》,好漢們都是大碗喝酒,豪氣萬丈;看《紅樓夢》里喝酒,都是小曲酒令,詩情畫意;現(xiàn)在飯局喝酒,常常是三杯過后,便捉對開敬。也有那不善飲者,開始一再推辭,但架不住勸,只說少喝,推杯換盞之后,少喝之說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也就不醉不歸了。那時的鄉(xiāng)下,是沒有這么多喝酒的講究。活忙完了,母親說吃飯了,幫忙的鄉(xiāng)親們就圍著八仙方桌一坐,若人多坐不下,便三個人一張板凳,或搭只角。酒是倒在一個紅碗里的,一碗酒大家輪著轉(zhuǎn),一人一口,喝完又倒。雖然那時酒也是緊缺的東西,但母親是不會吝嗇酒的,總會讓鄉(xiāng)親們喝得高興。幾輪轉(zhuǎn)下來,大家話便多起來,也要爭個酒量大小。喝酒次數(shù)多了,母親也漸漸了解了大家的酒量。鄉(xiāng)親們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母親總會適時勸解,于是酒量小的也就不再喝了。到最后,大家便鼓懟著酒量大的干了碗里剩下的酒,一個個才有些偏偏倒倒回家去了。
母親喜歡酒,卻又很恨酒。母親恨酒的根源,我是記憶深刻的。我六七歲的那一年,幺叔結(jié)婚,家里來了好多客人。堂屋里、龍門上擺滿了桌子。幺叔當(dāng)過兵,有些當(dāng)兵人的性格,或許這種性格和從小聽過的那些俠義故事中的人物相似,和我很對路,所以我從小和幺叔關(guān)系很好。那天,我特別高興,在屋子里竄來竄去,覺得自己就是個小主人。中午,客人們照例喝得很高興,不知不覺中,我也像大人一樣喝酒、敬酒。結(jié)果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睡到第二天才醒來。后來聽家里人說,母親一直守在我身邊哭,以為我會醒不過來了。因為那一次的醉酒,母親說起酒就有些恨,甚至于因此一直對幺叔有意見。后來只要一喝酒,就要絮絮叨叨,告訴我酒喝多了不好。逢年過節(jié),家里請客,我和父親也會陪親戚們喝酒,但只要看我和父親喝得差不多的時候,母親便會讓妹妹來制止,甚至于有時妹妹就把酒杯直接搶走了事。
上班后,因為工作應(yīng)酬、朋友相聚,喝酒的時間不少,喝得醉醺醺的樣子也是不少。母親雖然沒問,但我知道母親肯定是明白的。于是每次回家,母親就會諄諄告誡,在外少喝酒,自己要愛護(hù)自己的身體。
父親退休后,母親和父親到城里和我一起住,開始母親生活還是很有規(guī)律,晚上按時就會睡覺。后來我發(fā)現(xiàn),只要我晚上有應(yīng)酬在外喝酒,無論多晚回家,母親總是還在客廳看電視,見我回來后,打個招呼才回房去睡。雖然母親沒有說什么,但母親的神情告訴我,她是在擔(dān)心我,怕我喝醉了。或許,我六七歲時的那次醉酒,在母親的心中一直存在陰影。
再后來,因為樓層高不方便,母親和父親便單獨住了。節(jié)假日、周末或有事的時候,我和家人便到母親那邊去。每一次過去,母親雖然忙著做飯菜,卻依然不忘提醒我在外少喝酒。但每一次到母親那里,母親除了做好一桌子好吃的飯菜外,總是已經(jīng)給我倒好了一杯酒。
端起酒杯時,我們常說“少喝養(yǎng)生,多喝傷身”,卻不知何為多、何為少。一上酒桌,無不是“無酒不歡”的場景。無論是茅臺、五糧液,或二鍋頭、小郎酒,抑或者泡酒、燒酒,上桌就把這酒的好處講得頭頭是道,讓滿座的人點頭贊同。到最后,只要端了杯者,無不酒態(tài)畢露才得回家。殊不知,你的母親或許一直在家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