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播學、媒介學奠基的經典,這本書彌漫著厚重的歷史感和歷史實證精神,往往一頁就有橫跨幾個世紀的復雜,給我們這些鮮少接觸外國歷史的讀者造成了一些閱讀障礙,但是細讀下去,就會發現其中有一些我們在思考中從未想過的問題。
在《傳播的偏向》一書中,作者用幽廣宏深的筆觸鋪敘了人類傳播的歷史,在媒介與歷史的前行中講述了時間偏向、空間偏向、時空的媒介對民族性格甚至歷史的影響。
傳播媒介對知識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傳播產生重要影響。“根據傳播媒介的特征,某種媒介可能更加適合知識在時間上縱向傳播,尤其該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適合運輸的時候;它也可能更加適合知識在空間中里橫向傳播,尤其是該媒介輕巧而便于運輸的時候”;“所謂媒介或倚重時間或倚重空間,其涵義是:對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這樣或那樣的偏向”
“我們對其他文明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這些文明所用的媒介的性質。”
傳播媒介具有偏向性,正如作者自己談到的,傳播的偏向就是旨在討論傳播對文化特質消長的意義。由于傳播媒介的偏向性,在傳播事物的時候,由于媒介本身的屬性,傳播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古希臘時期,由于對口頭語言的偏好性,各種演講和辯論十分興盛,但正是由于這種口頭語言的傳統力量限制了文字媒介產生的偏向。
在書中,作者還對傳播的時間和空間等因素方面做了不同的探討。偏向時間的媒介便于小范圍區域壟斷和時間跨度的控制,有利于形成森嚴的等級制度。偏向空間的媒介有利于貿易和政權,有利于形成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權。
該作者還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危機感和媒介決定論。現代西方文明的根源在于忽視了時間偏向而過于倚重空間偏向。并且他認為一種新的媒介的產生會導致一種新的文明的產生。
我認為,讀完這本書之后,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給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思路,從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從空間和時間的傳播因素去看待事物的傳播,所以,這本書非常具有閱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