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 節 ‘’
? ? ? ? 人們經常所聽到的是:炒股,炒房,炒魷魚等,但未曾有人提及過炒節。或許未曾有人對這個‘’炒"字去認真理解過,泛泛曉得是怎么回事就滿足了。‘’炒"是一種烹飪方式,對食品進行一種強制的加熱成熟過程。現代人把這個烹飪過程用于世事的處理方法。便產生了上述對一個事物的炒作。
? ? ? 今兒我提出炒節,這不是沒有依據的,因為現在的節不強制性的處理一下,那么以后便" 節‘’ 將不‘’ 節"了。現在國家規定的節日太多了,法定的節日都要放假,尤其是春節和國慶節放假的時間較長,一方面是拉動內需,作一些資金的回籠工作,另一方面落實一個"聚‘’字,體現一個‘’情"字。由于網絡的興起和發展," 聚 ‘’也不見得很迫切,世態的變遷,‘’情" 也顯得很蒼白。所以節日的團聚也就成了形式化的東西。這就是我說的‘’ 節" 需要去"炒‘’的原因之一。
? ? ? ? 其二,節日的團聚乏味了,就選擇旅行,而現在的節日旅行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的,人滿為患至少有三方面的體現,一是堵車,二是提價,三是服務質量都令人發指,原本節日的快樂變成了節日的憂傷。
? ? ? ? 其三,振振有詞的‘’ 市場經濟 "讓人費解。前些年春運期間車、船、飛機票價升值的導向,所派生的節日期間購物的價格或接受一種服務費用都要飆升,理發也罷,洗車也罷,餐飲也罷,不一而足,順風而起,都得漲價,有的餐飲,價雖未提,質卻下滑,當問其故時,還理直氣壯地說:這就是市場經濟。現在我算明白了為什么節假日前瘋狂購物的道道來。
? ? ? ? 綜上所述,如果真要發展中華文化,傳承中華優良習慣,這樣的節必須‘’ 炒"才會彰顯一絲絲味道來。
? ? ? ? 炒節,是社會的某些器官處于病態的一種必然產物,需要有刮骨療傷之勢才會得到康復,國民才能真正過上一個祥和、快樂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