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從手機開始-目錄
1. 手機是最好的攝影入門工具
2. 手機和單反相機攝影的區別
3. 什么是好照片
4. 淺談攝影藝術
5. 影響手機照片的關鍵因素
6. 曝光基礎理論
7. 理解攝影構圖
8. 掌握人像攝影構圖
9.風光構圖實戰
一、如何理解攝影構圖
什么是攝影構圖
有繪畫基礎的人學習攝影時往往比較容易。他們在學習素描、畫法和繪畫設計的同時就在學習構圖。而攝影愛好者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相機、用光和后期處理上面,他們首先要能準確對焦、正確曝光和掌握后期處理技術以后,才有時間來考慮構圖問題。
"攝影構圖"這個詞聽起來很高深莫測。構圖就是將各部分組成、結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個藝術性較高的畫面。一張好的照片,首先要有一個突出、明確的主題,構圖就是通過對畫面中的人、物、景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來表現主題或審美情感。
我們拍攝照片時,首先是要確立主題,決定拍攝什么內容,表達什么情感,然后是圍繞這個主題來進行構圖。有的照片選擇的主題很好,但是沒有找到最佳的構圖方式,以至于整張照片的表現力較弱。優秀的攝影作品,往往是深刻的主題和極佳的構圖相結合而成。
好的照片必須具有情感上的沖擊力,而這種情感上的沖擊力,通常是通過取景、構圖和用光來決定的。
我們在前面討論過,好照片有三條指導原則:
1.有一個鮮明的普遍認同的主題。
2.要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被拍攝主體上。
3.畫面要簡潔,不能有干擾注意力的內容。
圍繞著這三個原則,我們來分析不同的構圖元素的實際應用。
二、攝影構圖的元素
攝影構圖的元素大致有:點、線、形狀、形體、圖案、紋理、顏色、色調、影調等。
2.1點
點是視覺設計中最基本的元素。照片中的"點",指的是在畫面中所占的比例較小而被當作"點"來對待。如草原上的一棵樹,天空中的飛鳥,海上的船只,遠處的行人。
"黃金分割"是一種由古希臘人發明的幾何學公式,遵循這一規則構圖的畫面被認為是"和諧"的。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比的近似值為0.618,這一比例被稱為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構圖經過演變后,就是九宮格構圖,它是用橫向和豎向各兩條線把畫面平分成九塊,中心塊上的四個角的點就是畫面的黃金分割點,用任意一點的位置來安排被拍攝主體都會讓畫面更完美。
位于畫面中心的點在視覺上就起著突出中心的作用,觀者的視線一旦看到它,往往就集中到了畫面的主體上。
2.2線
線條是組織畫面的有效工具。如果視線追隨著線條的軌跡,能明顯感覺到畫面的動感,有時超越了畫面的邊界。單個點是靜態的,線條與靜止的點不同,具有強烈的視覺運動趨勢。
"線"是客觀存在的視覺現象,物體的邊緣和輪廓是我們最常見的線,在現實生活中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例如桌子的邊線、樹木的枝桿等。在攝影中,很多物體的整體會被當作"線"來看待,例如電線、馬路、河流等等,另外,還有一類線條存在于大自然中,但真實的自然界中可能無法觸摸,例如地平線、光線等。
線條是構圖中的基本視覺要素,最常見的線有:水平線、垂直線、斜線、對角線、曲線等構圖方式。
不同的線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大體上來講:粗線強勁,細線纖弱,曲線柔美,直線剛毅,濃線重,淡線輕,實線靜,虛線動。
具體到各種線,它們又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垂直的線條,它象征的是堅強、莊嚴、有力;橫線象征著寧靜、寬廣、博大;斜線象征著動態和不安定的感覺,有時也體現出一種縱深效果;曲線象征著柔美、浪漫、優雅,會給人一種非常美好的感覺。
地平線
地平線是風光攝影中最常碰到的水平線之一,它總是給人穩定、靜止、寬闊的感覺。一般情況,地平線不能放在畫面正中央,將畫面平分為上下兩個部分,這樣無法區分哪一部分更重要。
垂直線
自然界中的很多物體都有豎線形的結構,無論是人物、樹木、海上建筑等。垂直的線條象征著堅強、莊嚴、有力,是另一種常見的構圖方式。
如果只有單一的垂直線時,盡量不要讓豎線位于畫面正中,而應該位于三分線上。
對角線
對角線是從照片的一個角落對焦延伸至另一個角落的線。它能引導觀者的視線延伸到畫面的特定方向,使照片活力大增,形成視覺上的均衡。
斜線能表現動感、力量和方向,是一種容易令人激動的線條。斜線構圖的畫面通常具有極強的動感,并能表現出縱深的效果。
曲線
曲線雖然具有動感,但是一種平緩、優雅的動感。風光攝影中通常用到"S"形曲線,特別善于表現自然伸向遠方的類似河流、道路和靈動的海岸線的美妙形態。
曲線比橫線和豎線都更有變化性,而且觀賞者的眼睛更容易被這種線條所吸引并產生美的共鳴。在人體攝影和風光攝影時非常適用。
形狀
形狀一般分為幾何形和自然形。幾何形狀很規則,比如常見的矩形、三角形、圓形等。
矩形在形態上最接近照片的框架,會給人畫面結構重復的感覺。
三角形結構給人以穩定的感覺。
圓形具有聚集感,能有效地突出主體,同時還給人以明顯的旋轉運動感,具有良好的動態感覺。
形體
形狀是二維的,如果給它加上高光和陰影,就變成了形體,創作出三維的立體感。形體具有體積,顯得厚實。
質感
攝影中的質感,即物體的表面結構感。不同的質感給人以粗糙或光滑、堅硬或柔軟、透亮或污濁等多種感覺。在攝影中,質感的邊線有助于增強畫面的真實感,看到照片就如同親手觸摸到實際物體一般。有時候對于質感的描繪(特別是特寫或夸張地描繪)能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給人以震撼的感受。
圖案
圖案由相同的圖形、線條、物體以及色塊中一種或幾種元素有規律地組合、重復后構成。
色彩
色彩又稱顏色,它是攝影構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各種物體的顏色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是物體固有的本色,還有就是光源色的影響。
色彩的三個主要參數:色相、飽和度、明度。色相就是各種顏色的名稱,如常見的紅、黃、藍等等。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度。明度是色彩明暗和深淺的程度。
在攝影畫面中,觀者往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色彩。不同的色彩氛圍能營造出相應的畫面氣氛,而且還能感染觀者的情緒,因為各異的色彩會直接影響人的心理感受。
色調
色調主要是指彩色攝影中畫面色彩的基調,是由色彩的明暗和色別組成的。在畫面上有相當比重,起著主要作用的色彩就是主色調。用紅色、黃色、橙色等溫暖色彩為主的暖色調能表達歡快、熱烈、活潑等積極的情感。
若表達憂郁、傷感、壓抑等情緒時一般會選擇藍、綠等冷色調。
影調
影調是在光線的作用下,畫面上所呈現的明暗關系。黑白攝影特別講究影調,而彩色攝影更強調色調。
由大量白色和灰色構成的照片成為高調照片。高調照片有圣潔、明朗、開闊之意,它通常給視覺帶來舒適、明快、寧靜、淡雅和輕盈的感受。
由大量黑色和黑灰色構成的照片成為低調照片,它是人聯想到黑夜,所以能給人以神秘、含蓄、肅穆、莊重的視覺感受。
介于高調和低調之間,不存在黑色或白色占絕對優勢的照片,均稱為中間調照片。中間調作品反差小、層次豐富、通常以白至淺灰、深灰至黑的影調層次構成。
節奏
節奏是利用攝影構圖元素中的點、線、形狀、色塊、影調等,通過有序的重復或是有規律的變化(漸變、交替、間隔等)創造的。
通過一種或多種構圖元素,以相同或有規律的間隔重復出現形成的格局,這種節奏稱為重復式節奏。
當畫面色調、影調、形體等出現由強到弱或由弱到強的變化時,漸變式的節奏也隨之產生了。這種節奏給人一種匯聚、收縮的感覺。
當畫面具有一定節奏感時,人的情緒會隨著節奏的高低、快慢而起落。
文章和圖片整編自網絡,僅用于學習交流。圖片所有權都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后臺聯系刪除。
關注飛馬攝影,獲取持續不斷的攝影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