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發展史與安裝
一、Linux系統的安裝
1、安裝方式 真機安裝: 虛擬機安裝如果是學習或者測試使用,強烈建議使用虛擬機安裝方式。
?2、虛擬機軟件(了解) 什么是虛擬機? 虛擬機,有些時候想模擬出一個真實的電腦環境,礙于使用真機安裝代價太大,因此而誕生的一款可以模擬操作系統運行的軟件。 3、虛擬機的安裝
?3.1、VMware Workstation的安裝(重點) ①打開安裝程序 ②進行下一步開始安裝 ③同意許可協議 ④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需要更改軟件的安裝位置 點擊下一步: ⑤用戶體驗設置 ⑥快捷方式創建的步驟 ⑦點擊安裝按鈕 ⑧點擊完成 ⑨最重要的地方,在安裝完之后需要檢查,檢查虛擬機軟件是否有安裝2個虛擬網卡 如果沒有這2個網卡的話,則會影響后期windows系統與虛擬機其中操作系統之間的相互通信(比如共享網絡、文件傳輸等)。
3.2、Virtual Box的安裝(了解) ①運行安裝程序 ②點擊下一步 ③選擇性更改安裝的位置 ④安裝的選項設置 ⑤斷網警告,點擊是即可 ⑤點擊安裝按鈕 ⑥完成 ⑦檢查是否有對應的虛擬網卡存在
4.Linux操作系統安裝
4.1、使用VMware workstation進行安裝
?a. 由于之前沒有指定iso鏡像文件,因此此處需要先指定系統鏡像文件
?b. 運行此虛擬機 注意:如果開機之后鼠標點進去虛擬機出不來,則可以按下組合快捷鍵“ctrl+alt”。 如果在啟動時候出現下述錯誤,則說明電腦沒有開啟cpu的 虛擬化,如果需要開啟,則需要重啟計算機,并且在開啟的時候進入主板的BIOS設置開啟虛擬化,然后保存設置重啟電腦:
?c. 選擇升級/安裝已經存在的系統(通過↑/↓方向鍵)按下回車
?d. 在檢測到光盤(disc)之后選擇跳過完整性檢測直接進行安裝
?隨后提示不支持的硬件,忽略直接下一步
e. 點擊下一步
注意:如果鼠標在虛擬機中想退出到windows,則需要按下ctrl+alt組合鍵(空格右側的)
5、終端(重點) 問題:以后Linux服務器都是純命令行的形式,在桌面模式下是否有命令輸入的地方? 答:有,可以在終端中輸入命令。 打開方式:在任意空白處,右鍵鼠標,選擇“在終端中打開”即可
6、使用VMware備份操作系統 在vm中備份方式有2種:快照、克隆。 快照:又稱還原點,就是保存在拍快照時候的系統的狀態(包含了所有的內容),在后期的時候隨時可以恢復。【側重在于短期備份,需要頻繁備份的時候可以使用快照,做快照的時候虛擬的操作系統一般處于開啟狀態】 ①選擇“虛擬機”菜單,點選“快照”中的“拍攝快照” 在對話框中填寫基本的信息,之后點“拍攝快照” ②對于快照進行管理(恢復、刪除) 克隆:就是復制的意思。【側重長期備份,做克隆的時候是必須得關閉】 路徑:先關機 – 右鍵需要克隆的虛擬機 – 管理 – 克隆
歡迎使用克隆虛擬機向導----選擇虛擬機當前狀態----創建完整克隆--虛擬機名稱--正在克隆虛擬機--完成。
克隆好的服務器相關密碼帳號等信息與被克隆的系統一致。
二、Linux系統的文件
1、文件與文件夾(目錄) 什么是文件?
文件可以分為一般文件和可執行文件。 一般文件特點其打開(編輯器打開)后會看到里面有內容,或者可以往其中寫內容。 可執行文件在Windows下一般為exe、msi、bat等等后綴,其特點就是雙擊之后可以運行。 什么是文件夾? 用于存儲文件(當然也可以存儲文件夾)的夾子稱之為文件夾。
1:日常運維工作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工作內容、精力其實都是對文件的操作。
?2: Linux 本身也是一個基于文件形式表示的操作系統。 Linux一切皆文件。
①在windows是文件的,在Linux下同樣也是文件;
?②在windows不是文件的,在Linux下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儲的(進程等); 日常學習中和日常工作中,對于文件的操作的都有哪些種類? 創建文件、刪除文件、修改文件、打開文件、復制文件、移動文件、重命名文件等。
3、Linux系統的文件目錄結構
?目錄結構:
?Bin:全稱binary,含義是二進制。該目錄中存儲的都是一些二進制文件,文件都是可以被運行的。
Dev:device,該目錄中主要存放的是外接設備,例如盤、其他的光盤等。在其中的外接設備是不能直接被使用的,需要掛載(類似windows下的分配盤符)。
?Etc:該目錄主要存儲一些配置文件。
?Home:表示“家”,表示除了root用戶以外其他用戶的家目錄,類似于windows下的User/用戶目錄。
Proc:process,表示進程,該目錄中存儲的是Linux運行時候的進程, 此目錄下不能建立和刪除文件;(某些文件可以修改)。
Root:該目錄是root用戶自己的家目錄。
?Sbin:全稱super binary,該目錄也是存儲一些可以被執行的二進制文件,但是必須得有super權限的用戶才能執行。
Tmp:表示“臨時”的,當系統運行時候產生的臨時文件會在這個目錄存著。
?Usr:存放的是用戶自己安裝的軟件。類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
Var:存放的程序/系統的日志文件的目錄。
Mnt:當外接設備需要掛載的時候,臨時掛載用的設備掛載點;(如磁盤分區,網絡共享) Boot:系統在啟動時需要加載的文件存儲目錄;
?Lib:library,函數庫目錄,專門存儲計算機系統在啟動時以及其他軟件在運行時需要加載的函數庫文件;
?Lost+found:Linux也很難避免不出現斷電、宕機等等情況,如果斷電有些文件可能還并沒有完全保存好,那么此時對應文件就會存儲在該目錄中,下次啟動時候可以再去使用;
?三、指令與選項 什么是Linux的指令?
指在Linux終端(命令行)中輸入的內容就稱之為指令。
一個完整的指令的標準格式:Linux通用的格式 #指令主體(空格) [選項](空格) [操作對象] 一個指令可以包含多個選項 操作對象也可以是多個
?四、基礎指令(重點)
1、ls指令
含義:ls (list)列出,列表
用法1:#ls 含義:列出當前工作路徑下的文件/文件夾名稱
用法2:#ls 路徑
關于路徑: 路徑分為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 只要看到路徑以“/”開頭則表示該路徑是絕對路徑。 除了以“/”開頭的路徑稱之為相對路徑。
含義:使用ls命令列出指定路徑下的文檔名稱。
?案例:當前登錄的是root用戶,使用ls加路徑的語法,列出“yw03”用戶家目錄的文檔結構。?#ls /home/yw03 [絕對路徑] 絕對路徑:是從盤符開始的路徑,形如 C:\windows\system32\cmd.exe 相對路徑:是從當前路徑開始的路徑,假如當前路徑為C:\windows
用法3:#ls 選項 路徑 含義:在列出指定路徑下的文件/文件夾的名稱,并以指定的格式進行顯示。 常見的語法:
?#ls -l 路徑 #ls -la 路徑
選項解釋:
-l:表示list,表示以詳細列表的形式進行展示
-a:all,表示顯示所有的文件/文件夾(包含了隱藏文件/文件夾)
?案例:使用ls -l來列出“/”下的結構
#ls -l / 通過-l選項可以列出除了文檔名稱以外的其他信息(包含權限、創建日期/時間等等)
?案例:使用ls -la來列出“/”下的目錄結構
?#ls -la /
說明:
a. 在Linux中隱藏文檔一般都是以“.”開頭
b. “.”表示當前路徑,“..”表示上級路徑(相對當前路徑)
c. 注意第一列的第一個字符,上述圖中只有一個不是以“d”開頭,其他均為“d”打頭,該位表示文檔類型,“d”表示文件夾,“-”表示是文件 d. 文件&文件夾在ls結果中所表示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文件夾的顏色一般都是藍色的,文件一般都是黑色的(所說的顏色均是指在終端中的默認顏色)
?擴展命令
指令:ll 該命令等價于“ls -l”
用法4:#ls -lh 路徑
含義:列出指定路徑下的文檔結構,以指定的方式進行顯示。
選項說明:
-l:表示以列表的形式進行顯示
-h:表示以較高可讀性(文檔大小)的形式進行展示
案例:使用上述的語法,列出用戶自己家目錄中的結構信息。當前登錄用戶為root用戶 #ls -lh /root
需要注意:單位不一定是k,系統會在獲取其大小之后為文檔找到一個合適的單位,因此單位可能是“K”、“M”、“G”、“T”其中之一。 2.pwd指令
用法:#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打印當前工作目錄)
含義:告訴用戶當前所在的路徑
3.cd指令 命令:#cd (change directory,改變目錄)
作用:用于切換當前的工作目錄的 語法:#cd [路徑]
說明:路徑是可以寫也可以不寫的,但是含義必定是不一樣的,寫路徑的話則表示切換到指定路徑,如果不寫表示切換到當前登錄用戶的家目錄中。
4.mkdir指令\ 指令:mkdir (make directory,創建目錄)
語法1:#mkdir 路徑
含義:使用mkdir創建目錄 #mkdir /usr/local/dt012/123
不能隔級創建目錄。
?從上述的案例中可以得知,語法1形式只能創建一層目錄(從已經存在的目錄位置開始往后數),對于創建多層不存在的路徑目錄會報錯,并且無法創建。
語法2:#mkdir -p 路徑
含義:用于創建多層不存在的路徑,主要是補充語法1【-p:表示parent】 #mkdir -p /usr/local/dt012/123
語法3:#mkdir [-p] 路徑1 路徑2 路徑3 ….
含義:表示創建多個目錄 案例:在當前用戶家目錄中創建a、b、c三個目錄(同級)?#mkdir a b c
5.touch指令 指令
touch 作用:創建文件
語法:#touch 文件路徑 [文件路徑2 文件路徑3 …] ~ 表示當前用戶家目錄
案例:當前為root用戶,使用touch創建/root/aaa.txt #touch /root/d/a.txt /root/d/b.txt /root/d/c.txt(d目錄必須存在)
6.cp指令 指令:cp (copy,復制) 作用:復制文件/文件夾到指定的位置
語法:#cp [-r] 被復制的文檔路徑 文檔被復制到的路徑
選項:-r:recursion,遞歸,表示將文件夾中所有的下屬文件/文件夾都復制。【如果是使用cp指令來復制文件夾,則-r就不是選項,而是必須項】
注意:復制過程中文檔的名稱是不變的。 針對文件夾的復制需要進行遞歸操作,因此需要進行命令修改,添加-r選項。
7、mv指令 指令:mv (move,移動,剪切)
作用:移動文檔到 新的位置
語法:#mv 需要移動的文檔路徑 需要保存的位置路徑
注意:a. mv與cp指令不一樣,不管是針對文件還是針對文件夾都不需要加類似-r的選項。b. 在移動的過程中文檔名稱名稱是不變的
補充:在Linux中重命名的命令也是mv,語法和移動語法一樣。區別在于重命名的話一般是路徑不變,名稱改變。
8.rm指令 指令:rm (remove,移除、刪除)
作用:移除/刪除文檔
語法:#rm [選項] 需要移除的文檔路徑 [路徑2 路徑3 …] 選項:
?-f:force,強制刪除,不提示是否刪除
-r:recursion,表示遞歸【如果操作對象是目錄,則-r必須】
案例:需要刪除/aaa.txt文件,并且不需要確認
刪除目錄:rmdir 可以使用rmdir命令刪除一個目錄。必須離開目錄,并且目錄必須為空目錄,不然提示刪除失敗
刪除文件:rm 可通過rm刪除文件或目錄。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為刪除文件不能恢復。為了防止文件誤刪,可以在rm后使用-i參數以逐個確認要刪除的文件。
參數: -i 以進行交互方式執行
-f 強制刪除,忽略不存在的文件無需提示
-r 遞歸刪除目錄下面的內容,刪除文件夾是必須加的參數
9、vim指令 指令:vim (vim是一款文本編輯器)
語法:#vim 文件的路徑
作用:打開一個文件(可以不存在,也可以存在)
提示:在vim中退出已經打開的文件,輸入“:q”【q表示quit】
?10、輸出重定向(實用) 場景:一般命令的輸出都會顯示在終端中,有些時候需要將一些命令的執行結果想要保存到文件中進行后續的分析/統計,則這時候需要使用到的輸出重定向技術。
?>:覆蓋輸出,會覆蓋掉原先的文件內容
>>:追加輸出,不會覆蓋原始文件內容,會在原始內容末尾繼續添加 語法:#需要執行的有輸出的指令 輸出重定向符號 輸出到的文件路徑 說明:文件路徑中的文件可以是不存在的文件(文件路徑要符合touch創建的要求)。
案例:使用覆蓋輸出重定向
#ls -lah / > /root/result.txt
案例:使用追加重定向
#ls -lah / >> /root/result.txt
11、cat指令
作用1:cat有直接打開一個文件的功能。只看不用編輯
語法1:#cat 文件的路徑 該指令執行完成之后不需要像vim一樣進行“:q”的退出。
作用2:cat還可以對文件進行合并 語法2:#cat 待合并的文件路徑1 待合并的文件路徑2 …. 文件路徑n > 合并之后的文件路徑
案例:將root/result.txt和root/resulttt.txt進行合并 #cat /root/result.txt resulittt.txt > abc.txt
作者:白色襯衫_f48d
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ae52c1f5cb7c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并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