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擔責任的時候,就會有規劃意識和結果意識;
2.放手和棄權是兩回事,父母要多用正面語言引導孩子自主做好規劃;
3.關注孩子的結果,不要關注過程;
4.不要掉在問題里,幫助孩子穩定情緒,給孩子慢慢植入價值觀;
5.有期待就會有焦慮,要降低期待;
6.不要只考慮作業有沒有寫完,要考慮寫作業的意義是什么;
7.不能光想著做事,卻忘了自己人生要去向哪里;
8.教育是本心的綻放,站在生命層面解決生存問題會比較容易;
9.鼓勵孩子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10.在社會立足的根本不是擁有多少知識,而是學會如何獨立生存,如何做人,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
11.面對壓力,不要自我否定和抱怨,調整心情,一點一點去完成;
12.為了理想去讀書,內心會更有力量;
13.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帶著快樂的心態,心存美好,就能遇見更多的美好;
14.關系是教育的前提,先有關系,后有教育;
15.父母自己不學習,只希望孩子改變,難度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