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在想福貴似地活著到底有沒有意義,作者給了我們最好的解釋"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和幸存最大的區(qū)別是活著是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而幸存是旁觀人的看點,活著幸與不幸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在別人看來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生命就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沒有幸與不幸,所有的只是表像。
看余華的小說活著時,我曾用百度搜索"活著的意義"有很多人對活著的意義產(chǎn)生置質(zhì)疑,有一個網(wǎng)友很獨到"人為什么活著,因為人們都不愿意死去,而拒絕死亡的方式只有活著。”一語中的。活著只是一種生命延續(xù)的狀態(tài),沒有其他太多形式上的東西。
這個差不多也是那時候在空間里寫的。那時候剛看了余華的《活著》,書自然是極好的,作者用一種很平靜甚至舒緩的方式,在給我們講一個男人的故事,但我們卻看到了生活殘酷的本質(zhì),將所有對于生活的美好期冀碾碎。讀這本書本身是一種很沉重的過程,所以《許三觀賣血記》與《兄弟》一直沒有勇氣讀,害怕太過于壓抑。
這個是很多年前寫的,想到的“幸與不幸”也是片面的,在于旁觀人的看法。當(dāng)然也囿于自己的見識與感悟。
幸福感,我們當(dāng)然能感受到,甚至于比快樂更重要。
“快樂”這種感覺,有時可以很短暫,比如今天天氣很熱,有人請我吃了一杯冰淇淋,或者去游泳館游泳,有人請吃飯,都可能會感到很快樂啊。但是今天快樂了,也許明天又會遇到麻煩令自己難過的事。
所以說“快樂”這種狀態(tài)可能維持的時間比較短。
而幸福就不同,你不能說只是吃了一杯冰淇淋、可口的飯菜就覺得很幸福。
幸福更多的體現(xiàn)在你是一名學(xué)生,生活在一個殷實安康的家庭,父母疼愛,師長關(guān)愛。
處于熱戀中的男女。或者之于我們,妻子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人。女兒可愛、乖巧。
老人們,有兒孫承歡膝下,子女孝順。
都會感到一種幸福感,幸福這種狀態(tài)當(dāng)然會持續(xù)比較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