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 第一季02 炸雞漢堡
上大學的時候,除了學校的食堂,我沒有對美食有太多了解。食堂,就是正常三餐,味道十年如一日,口味單一,樣式單調,吃久了,也覺得膩了。
一次,老師讓我們幾個人一組,組成一個雜志小組,編寫任意文體的雜志報紙。我因為在里面比較積極,當上了雜志組長,同大家一起編寫雜志、排版報紙。有幸,認識了幾個小伙伴。
其中有兩位,是異性的,我們除了完成老師的任務外,私下也會約起來一起吃東西。幾個人都還是學生,沒有多余的收入,去餐廳飯館吃大餐,是不現實的,人均太高了。記憶中,好像是一位男生帶頭,開玩小組會議后,他帶我們去了學校的小超市,請我們吃冰淇淋。
后來,另外兩位男生就開始主動約我,說一起去吃肯德基。據他們說,肯德基的優惠套餐,還蠻劃算的,一份也才20多塊錢,再加一兩份小食,確實不用花太多錢。
對于還是學生并無收入的我們,肯德基也的確是大餐了,雖然它不是什么高級的美食,又是垃圾食品,但是我們幾個就是愛那個香炸的美味。
于是,我們大概一個月會約幾次去吃肯德基,一般男生他們是點一份套餐,再加辣翅或薯條這樣的小食。而我,肚子吃不了太多,有時會吃幾份不同的小食,就可以飽了。
我記得我們當中有一個男生,吃飯非常慢條斯理,可能他不習慣表現自己不雅的吃相,就會很文雅地吃完。我們幾個人都吃完了,他還在吃,我們就邊聊天,看他吃完。
我們雖然一起去吃,但是都是AA制消費,大家各付各的,吃下來也沒什么負擔,想吃就幾個人約一下一起去吃了。
每次去肯德基都會經過麥當勞,麥當勞的漢堡經常在上新,我們幾個干脆就去麥當勞吃漢堡,大家一人點了自己想吃的口味的漢堡后,一位男生說:“我曾經吃到麥當勞的一款漢堡,忘了叫什么名稱,那個口味的漢堡能吃出草原的味道。”
從此,我就記憶深刻,疑惑著,麥當勞到底是哪款漢堡,可以吃出草原的味道呢?一定是牛肉或者羊肉吧,我想象著那種牛肉的清香味,想象著那款漢堡一定是夾著生菜的,自己模擬也在啃一個漢堡。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有趣呢,約幾個伙伴一起去吃炸雞漢堡,對于學生時代的我們,這也是最平凡的美味了。雞肉本身口感較嫩,用雞腿、雞翅油炸,外酥里嫩,油汁豐富,金黃色的,一塊一塊啃得也比學校的食堂好吃。
明知道這是不健康的,一個月吃幾次也無妨,主要是一起打牙祭,又是和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語言的同學一起,大家聊聊天,談談學習、理想,特別是一起吃大份薯條的時候,不知不覺,簡單的油炸食品,也讓我吃出美妙的人間滋味了。
現在我已經步入社會,也時常想念那些年的飯友,我忘不了的是大家的純真以及坦誠,相處起來沒有負擔。而吃炸雞喝可樂,吃漢堡薯條,美味又實惠,邊吃邊聊,在分享中談笑風生,和朋友們帶給我的驚喜與感動,這是我最懷念的感覺。
肯德基、麥當勞,為什么長久以來一直受大家歡迎,不僅僅是它食物的美味吧,寬敞明亮的場所,沒有任何階層觀念,無論你是一個幾歲大的小孩,還是忙碌的上班族,亦或是大老板,待客都一視同仁,微笑服務。
在這里吃東西,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你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水,不用太拘束,畢竟大眾餐廳,都是吃完就走的。有的人,什么都沒有消費,在這里坐上一天,打盹一下午,蹭個廁所,也沒有人會轟你走。
我最常去的就是肯德基了,它占據了我大學生活的大部分美食印象,其中經典多年不變的炸雞——辣翅、吮指雞塊,一直沒有下架過。
辣翅一對,有小腿和翅中,帶骨的肉較嫩,啃得更香。
當然有人也愛簡單粗暴的吃法——吮指雞塊只有一小塊骨頭,是雞胸肉的部位,肉肉很大塊哦,金黃色的,有點黑椒風味,很獨特,自己在家也做不出這個味道。
肯德基的雞腿堡,也是很經典的了,面包中間夾的是大塊的雞腿肉,不帶骨頭,經過油炸后,胃口大開,一個下肚,6-7分飽一定有了。
肯德基的蛋撻,真的好吃,很大一個,千層的撻皮很酥脆,內部凝固的雞蛋布丁,雞蛋和牛奶比例恰當,營養豐富,咬一口,簡直要飛起來了!趁熱吃比較好哦!
還有他家的土豆泥,小小一個,高湯濃縮汁、黑胡椒、鹽為輔料制作的一款菜品,色澤鮮亮,味道鮮美,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至于我同學提到的麥當勞的吃下去有草原味道的漢堡,到底是哪一款呢?好想吃啊!吃到草原味道的漢堡到底是怎么樣的體驗呢?你們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