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著手學習 PPT 到現在已有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里看了不少PPT相關文章,聽了很多分享,也認識了許多同樣也愛好 PPT 的小伙伴們。
和朋友們交流后,會發現很多人學習 PPT 很久了,學了很多 PPT 的基礎操作技巧,但是制作水平依舊沒有提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時候只是你認為你學會了,而不是真的會了,你所謂的學會,只是你以為。
教育學里有個理論叫做“以教為學”的學習方法論。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通過教會別人而達到自己學習的目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教別人的過程也是自己的一個自檢的過程,通過知識的復述而達到強化記憶鏈的目的。
如果你在向別人的復述的時候有講不清楚的地方,又或者別人聽不懂,這很可能就是你某個知識點不清楚,你并不是真的懂了,你之前的懂也只是一個假懂。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經常看完教程講解之后,會恍然大悟,覺得自己已經學會了。注意,此時你“懂”了,你聽明白了,只能說明寫教程的人是真的懂了。
“懂”不在于你是否聽明白、看會了,而在于你是否能讓別人也聽明白、看會了。
這個理論引入我們PPT的學習之中就是在看完優秀案例后要動手模仿一遍,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識復述的過程。只有通過動手操作,才能知道你是否學會了這個知識點。
那么具體該怎么操作呢?
(1)提高審美 收集素材
平時多看一些平面設計優秀作品,根據類別建立專屬收藏文件夾,慢慢提高審美。推薦網站:
1.花瓣網:http://huaban.com/
2.站酷網: www.zcool.com.cn/
這兩個網站為綜合性的設計網站,包括許多 UI 設計,風格版式也可以參考借鑒,不僅僅局限于現有的 PPT 模板。
如果要單獨找尋 PPT 素材,可以去 PPT 模板網站。參考之前一篇推送【三分鐘學會 PPT 模板搜索大法】。
(2)刻意練習
這一步是學習的關鍵,挑選5~10份優秀作品模仿練習,可以先集中練習一種風格的作品,覺得上手之后在向其他風格延伸。
這里所說的模仿不是模仿到70%就可以了,一定要100%模仿。因為每個細節都會影響整體 PPT 效果。而通過對細節的練習,去揣測作者這樣設計的目的、優劣。
下面兩張 PPT 是《浪潮之巔》讀書筆記 PPT,圖1是原稿,圖2是仿稿。一個背景圖的區別呈現給人的感覺也不同。
模仿的多了,試錯的多了,就會知道怎樣搭配是不合理了,知道一些作品的不足在哪里,下次也會避免使用這類搭配,PPT 制作檔次自然也會提高。
(3)歸納 總結 分享
將通過模仿得到的經驗歸納總結成體系、嘗試去給朋友做一次分享。
通過分享查漏補缺鞏固知識,最終將方法化為己用。
中學時代老師們一直在強調要歸納總結,靠機械性的學習終究不是一個好方法。
操作性技巧也是最基礎的學習層面,PPT 的操作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利用這些小工具做出一份美觀的 PPT。
不知道這次分享你們有沒有學會,
如果學會了,那就說明我是真的學會了。
以上,共勉。
本文更新于微信公眾號惜年錄(xiaonianyiyu)一個心理學、PPT 、手繪愛好者的交流平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