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一半明媚,一半憂傷。一半在風中飛揚,一半在土里掩藏。它是一本驚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我們卻讀的太匆忙。于不經意間,青春的書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們要重新研讀它時,卻發現青春的字跡早已落滿塵埃,模糊不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張先萍
(1)
剛剛好,看到你幸福的樣子,于是幸福著你的幸福。------------------樹上村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蘭若記得校園石榴花紅的燦爛似火的季節。
天空飄著五月的蓬勃,伸手抓一把,便是滿滿的。記得風總是柔柔的吹過,從那棵古老的樺樹下,翻起泥土的體香;卻又很輕松的調和進馬尾松的油脂,挑逗著滿山的松濤,任他在遠處淺吟低唱。
課桌天然有個小洞,可以窺見教室的全景,語文老師老眼昏花,看不見同學們的頻繁調位,可是扎著羊角辮的蘭若剛把一把爆米花揉進嘴,來不及品嘗,瞪大了驚恐眼睛。
“你,站前面來。”罰站,批評,小學三年級還沒有羞恥感,只是在講臺上站著,總是孤零零的,就如一只落難的的小鴨子。
外公家里養有一群鴨子,它們能展翅,從外公家的門口,向遠處逆流飛翔,迎著早晨初生的朝陽,努力地張開翅膀,可是總有一只鴨子飛不起來,孤獨的“呱呱”叫著,在門前的小路上一搖一擺的努力地想追上那群飛翔的鴨群……
“你,也罰站。”蘭若的思緒突然被打斷。她茫然的抬起頭,看見他不知什么原因,被老師也提上了講臺,他在老師的拖拽下,努力想保持平衡的樣子,動作笨拙而可笑,突然讓她想到了外公家的那群鴨子。
“呵呵”她的內心忽然歡悅起來,內心的孤獨感突然就融化了,教室里的一切都很有溫情了。
那時的小學生,男女是有嚴格的界限的,但并不妨礙她對他地悄悄觀察。
他在后一排,永遠的趴在課桌上,他的功課一般,也遵守紀律。可是她發現,只要她犯錯,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也總是在罰站。
看他流鼻涕很隨手的向臉上抹去,看他摳鼻屎,歪著頭,瞇著眼,陽光暖暖的照著,教室是座古老的廟宇改造的,梁上的雕欄畫棟還在,成群的燕子常在梁上翻飛,常有高空中的灰塵不知什么原因的飄落,如果有陽光斜射,便看得見灰塵曼妙的舞姿,很緩慢很緩慢,漫長如一世的回憶。而他傻傻的,迎向那束光,便圣潔如仙童,也許他是廟宇中的那位童子吧,也說不準。
小學的生活因為某些小小的插曲,變得有點不同,老校長坐在古老的腳踏風琴上踏著“嗡嗡”的音樂,數學老師的二胡拉的有滋有味,自然老師竟吹起了橫笛……一切那么美,又那么飄渺。
古老高大的建筑,在蘭若的眼中很神圣,很肅穆,就如她自己的名字,帶有一種很神秘的色彩。
而他總是扣著手,頑皮的問:“蘭若,你的身后藏著誰?”
她總是沒好氣的回答:“除了你,還會有誰。”
校長的太太,失手從木樓的欄桿上掉下一個洋瓷盆,“叮叮咣咣”打破了校園的寧靜。
(2)
? ? 春天聽花開的聲音,秋天賞花落的寂然 ,蘆葦在風中的剪影,記憶了那時的青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正如每個高中都有香樟樹,每個初中都有櫻花樹。
櫻花開放的日子,整個校園就是一片云霞。花下總有成群結隊的少年,仰頭看花。云蒸霞蔚,蔚為壯觀。
有兩天沒有見到蘭若了,“蘭若”正如她的名字氣質如蘭,往日青澀的她已經亭亭如立了,在這樣的校園中,她總是那樣的獨特。
蘭若愛好文學,喜歡讀一切紙上的文字,她家里沒錢買書,可是只要有機會,班上同學的書總在她手中出現,當別的孩子還在讀《少年文藝》,讀小人書的時候,她已經在悄悄地讀《青春之歌》《雨季不再有》《撒哈拉沙漠》。
凄凄的青草地,點綴的野花,空中紛飛的櫻花,嗡嗡的蜜蜂,還有那熙熙攘攘的人群,蘭若總能靜靜地坐在櫻花樹下,拿本小說,沉浸在小說的故事中,融入在小說的情感里。
而他常悄悄地坐在她不遠的地方,看她皺眉、歡喜、嘆息。隨手扯一根青草,嚼著,陷入到他的常常的迷離狀態中。
蘭若有時也會抬頭看云,他就會想起顧城的那詩“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云;你看云的時候很近,你看我的時候很遠”。
風靜靜的吹著,風中各種植物正積蓄了力量悄滋暗漲,泥土下可以感知到根須在伸展,聽得見植物拱土而出的聲音,看得見它們在風中慵懶的伸腰。
中學的語文老師喜歡創作,她特別偏愛蘭若,喜歡她的文筆,喜歡她恣肆的想象,老師常把蘭若的作文當范文讀,甚至用油蠟紙將她的文章全文刊出。
當散發著油墨味的文章真實地出現在眼前,蘭若的心如春花盛開。一片又一片地開遍原野。
還記得老師的同刊詩作:“那重疊交錯的大山呀,切莫隔絕我綿延不斷的思念,我要把心中的話兒,告訴遠方的親人!”老師誦讀的時候很深情,很沉醉,很幸福。文字還真是神奇,竟然有這樣的魅力。
風在搖曳,草在結子,一切都剛剛好,就這樣,靜靜地感受生活的美。
但蘭若有時還是很孤獨,女孩子會用刻薄的語言說:“嘿,不敢跟你玩,怕把才女耽誤了。”男孩子也會跟上傻笑一陣。
他,總是默默的注視著,很大聲地說:“我很崇拜讀書的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蘭若心中暖暖的,總會把自己創作的小詩讀給他聽。
語文老師喜歡教授課堂以外的內容,她講授朱自清的《春》,溫和的聲音響起,閉了眼,眼前真的是桃兒、梨兒、杏兒,甚至嗅到空中各種花香與水果的香味。
她讀:“燕子走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青了,有再綠的時候,可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她讀:“可是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血淚與汗水。”
她告訴我們朱自清、張曉風、林清玄、席慕蓉等,她在我們面前推開了一扇又一扇的門,帶我們看見了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鄉村是沒有圖書館的,孩子們手上的書也是亂七八糟,老師所說的名字,只有在老師的那間散發著香味的單身宿舍里才可以看見。
于是,蘭若便常常黏在老師的身邊,老師讀書的時候,也能跟著讀些。師生都沉浸在書本里,風在窗外悄悄走過,樹枝輕輕搖動,鳥鳴聲時時響起。
老師說:“窗外總有動靜!”她突然拉開門,看見他的趔趄。
也真是奇怪,不愛學習的他,上初中以來,好像真的無比安靜,給語文老師留下的印象也很好,再加上他那一手天然漂亮的鋼筆字。
此時,他正纏著老師說:“讓我也來讀點書吧,老師!”
老師默許了他,放學后,周末,語文老師沒有別的事的話,他們就常常一起讀書。
春有花朵,夏有涼風,秋有明月,冬有暖陽,他們有書。
中學生活眨眼就沒了,殘酷的中考面無表情的碾過這些幸福而平靜的日子,不留痕跡。
蘭若去了縣城高中,而他去了另一所普通高中。
花月正春風,往事了無蹤。
(3)
在某種情況下,一種方式存在本身就是要傷害另一種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去了縣城,蘭若才知道,山的外面不是山。縣城的樓房鱗次櫛比,一直綿延向遠方。
高高的教學樓,寬闊的五一路,高大的香樟樹,古樸典雅的校園,特別讓她驚喜的是學校的圖書館。
“真是書的海洋!”蘭若常常回憶起第一次進閱覽室的感受。
那是一個午休時間,整個校園靜悄悄地,辦了好久的圖書證在今天第四節課終于發下來了,興奮不已的蘭若立刻就想去閱覽室,而同桌只想休息。
“何況,這時候,圖書室的老師也下班了,你去了也是白去!”同桌很鄙棄地說。
“可我就是想去看看嘛!”
同桌不屑地倒頭睡下。
蘭若穿過寬闊的走廊,走過平坦的場院,靜靜地看著高大的梧桐樹投下的陰影,操場邊的刺玫花葳蕤成一片風景,花香濃郁,蘭若呆呆地坐在花壇的臺階上整理自己的思緒。
高中課程的繁重,作息時間的緊迫,讓在鄉村自由生長的蘭若很不習慣。農村孩子的自卑,性格的內向,學習成績的不起眼,這些都淤積在心底,長時間發酵。
當每天的起床鈴聲響起,蘭若就覺得自己將要攀越險峻的高山,將要淌過無數的河流,孤獨而慘烈,內心永遠是一場又一場的兵荒馬亂。
唯有語文課,當厲害的語文老師不再講題時,她也會和我們聊聊人生,聊聊文學,聊聊與課堂無關的東西。唯有這時,蘭若才覺得人生的幸福與快樂。
再后來,蘭若就一頭扎進了課外閱讀中,在文學作品中,她才能救贖自己,找到人生的突破口,人生的繭緊緊包裹住她的時候,她不再著急,不再彷徨,因為她知道出口的方向。
圖書館終于迎來了蘭若,蘭若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平凡的世界》在昏黃的蠟燭光下靜靜地攤開,孫少平的執著追求,讓人振奮。《簡愛》中精神平等的追求可以讓人忘記現實世界,《靜靜的頓河》《莫斯林的葬禮》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書,先是晚上點蠟燭看,后來發展成上課看,一節節枯燥難熬的課,因為有了這些書,竟然也過得那么快。
蘭若的世界越來越豐富,蘭若的世界也越來越逼仄。
太多精力的閱讀,已經讓她的考試成績岌岌可危。
三年的高中,讓她收獲很多,但也失去很多。高考來臨了,以它冷酷的方式,結束了蘭若的幸福時光。他去了一所大學,人生走向了兩個方向。
(4)
? ? ? 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高考落榜的日子,蘭若也不悲,但她知道她是無論如何也回不了原來的模式了,她不會在農村安分地待下去了,她知道其實世界還有很多不一樣的人生。
她隔離了曾經熟悉的生活,開始了在外的漂泊,書一直是她最忠實也是唯一的伙伴。她干過很多的活,甚至有時打幾份工,唯一不變的是無論怎樣的艱難,都要在自己的出租屋里讀讀寫寫,投入自己的全部熱情,不為將來,只為現在,拼命抵制生活對她的腐蝕與侵襲。
北風呼嘯,書陪她渡過寒冬,她也有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安慰自己:郁達夫不是也在出租屋里死扛嗎?蕭紅不是也度日如年么?走過去,春天會來的。
每當她孤獨的行走在地鐵時,身邊人來人往,衣著光鮮,沒有人注意默默無聞的她。
其實每個人都會走過那么一段漆黑孤獨的迷宮,在這里,只有你自己才能救你,你的選擇決定你的出口。
城市不同于農村,缺乏人情。城市不相信眼淚,可城市會有更多的機會。
在蟄伏的日子里,蘭若一直默默的努力,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在孤獨的深夜里,凍僵的手指握不住筆,蘭若呵一口氣,或者搓搓雙手,繼續在燈下伏案疾書;在飄雪的日子里,她就著咸菜吃著冷凍的饅頭,腦子里卻是一個個唯美的故事,一段段真情的傳奇;春暖花開的季節里,同事們三五成群去上街閑逛,去欣賞花開,蘭若只在雪白的紙上描繪著春天的原野,陌上的花開。
同伴們換了一批又一批,每一批新的同伴都把蘭若當故事。
蘭若的故事慢慢傳開了,蘭若的文章一篇篇出現在報刊雜志上,蘭若的氣質在悄悄地改變。
命運總喜歡捉弄人,要么給你雪上加霜,要么給你錦上添花。
小有名氣的蘭若,職場上也開始顯露著才能,當蘭若踩著高跟鞋,穿著雅姿的套裝安靜的出神時,你看不出她當初的模樣。
“嘿,你的身后藏著誰?”蘭若在明媚的陽光下,突然淚流滿面。
……
魚說,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中。
青春真的很單薄,什么都很輕,風一吹,我們就走散了。一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一次青春,目的只是聽一次花開的聲音,看一次花落的寂然,然后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