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吭哧吭哧地在軌道上行駛,明亮的汽笛聲從這個城市的南路一直飄到北路,飄進了小胡同里,飄進了爸爸租的小四合院里,還有我們住的南房里。
? 當汽笛聲傳來的時候,我總是習慣性的坐在小板凳上認真的聽這聲音,這聲音可真明亮啊,這明亮的聲音到底能傳多遠啊,我在我姨媽家,在我奶奶家還能不能聽到呢,小時候的我常常這樣想。
每次經(jīng)過南路那條軌道時,我也總是站在附近久久不肯離去,我多想看看火車上的人兒長什么樣兒啊,他們要去哪兒呢,他們是從哪兒來的呢?他們得多開心啊,坐著火車一路遠去,要是我在底下使勁兒揮手,他們能看見我嗎?我在底下大喊,他們能聽見我的聲音嗎?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小腦瓜兒里揮之不去,于是乎,當我看到火車來的時候,我總會使勁兒的揮手,使勁兒的大叫,只希望火車上的人能看我一眼,記住我的模樣兒。每當爸爸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總會無奈又好笑地說,別叫了,你這傻孩子,嗓子都喊啞了。我也不開心,怎么我揮了那么多次手,叫了那么多聲,火車上的人都不理我,火車上的人就真的看不見我嗎?那時,這個事情可真把我苦惱及了。
眨眼,我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爸爸媽媽工作忙,把我放在了奶奶家。奶奶那兒的朋友多,玩具也多,漸漸的我就不再想起火車的鳴笛聲了,也慢慢的把這件事給淡忘了。
? 中學(xué)期間,學(xué)地理的時候,老師講交通工具那一節(jié),我才知道,原來火車是相對于汽車,飛機,走長途的時候性價比最高的一種交通工具,因為它最安全,也最便宜。還是比較接地氣兒的。
? 藝考的時候,自己背一個雙肩包獨自乘著火車去考試,火車站的人很多,藝考生也很多,排隊買票時也人挨人非常擁擠。火車晚點的時候有些人因為沒座位就直接在火車站打地鋪了。那時,孩子的哭聲,等待列車的煩躁聲,聊天兒聲,大大小小的聲音混合到一起,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候車廳里回蕩著,讓人煩躁及了。也可能是考試沒發(fā)揮好的原因,竟覺得不管是火車晚點還是考試,自己的力量竟那么的薄弱,即便在這個候車廳里,也顯得自己那么的渺小。后來,考取了省內(nèi)的一所大學(xué),離家也比較近,選擇汽車更方便快捷,就沒再做過火車了。
? 畢業(yè)后,找了一份工作,經(jīng)常需要短期出差,公司經(jīng)費有限,于是,火車又成為了我出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乘著火車去了大西北,吃了碗蘭州拉面,又乘著火車去了重慶,吃了頓小龍蝦,辣子雞,再后來,乘著火車去了廣東,感受了廣東的水果和大雨,回家的路上還看了桂林的美景。因為經(jīng)常做一班去南方的列車,竟和列車員成了熟悉的朋友,也體會到了在火車上工作的辛苦不易。
? 一趟趟的列車穿過大山,穿過大河又穿過隧道。停在了某一個終點又返回來,在一條條筆直軌道上不斷的駛向遠方。這條鐵路上凝結(jié)了工人的血汗,也承載了人們的希望,人們走了出去,又走了回來,全靠這一條條的天路。哪怕路途遙遠,路程艱辛,人們也從沒放棄前進的腳步,或許吧,再走一段距離就到家了,在走一段距離就找到工作了,在走一段距離就看見希望了!
? 列車外的景色很美,路過某一個城市的時候,我忽然看見一個穿粉色裙子的小姑娘在向我使勁兒揮手,我也向她揮手回應(yīng),我想,她是在和我打招呼嗎?難道,她也有向往,也想跟著這趟列車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