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以其獨特的唱法得到很多人的關注,但是由于缺乏市場的運作和包裝,只是存在于鄉里山間。后來客家山歌一度收到全世界人民的關注,這就是因為客家山歌一姐,也有人稱她是客家山歌皇后,她用一個個鮮活的實例譜寫一首客家山歌的禮贊,這個人就是:徐秋菊!
徐秋菊是誰?徐秋菊資料介紹
徐秋菊, 女, 梅州人,1979年1月畢業于梅縣地區戲劇學校;2000年7月畢業于中山大學,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省文化館研究館員;客家山歌歌唱家。有中國“山歌皇后”及“山歌一姐”的美稱;多次在歌唱大賽中摘取桂冠;2001年5月被星海音樂學院評為“嶺南音樂名家”;1996年1月到北京參加全國調演,獲得中央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專業“表演一等獎”; 2007年6月榮獲中國音樂協會和廣東音樂家協會頒發的“新民歌成就獎”。
徐秋菊和客家山歌
她創作的山歌音樂作品多次被省文化廳評為創作“金獎”。多次策劃、組織了全國性的大型客家山歌比賽活動,讓全國各省各地展示和交流客家山歌,在傳承和弘揚客家山歌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她積極輔導群文干部及專業人員的演唱及創作,在傳受技藝方面成績突出,專業水平受到專業、業余同行們的一致認可,被人們贊譽為“山歌皇后”。
她就是一代客家山歌大師——徐秋菊!
2014年3月,為了歡慶馬中建交40周年,徐秋菊應邀在怡保、金寶、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吉隆坡等多個客家社團舉辦的以“客家情·民歌韻·把根留住”為主題的客家音樂演唱會上獻唱,一首首悅耳的客家山歌,讓異國他鄉的游子們如癡如醉,美妙的歌聲超越了語言的界限,即使你不諳客家方言,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客家山歌情,讓許多觀眾感慨聽徐秋菊老師的山歌都聽出“耳油”了,其中在雪隆舉行的“天籟之音系客情”演唱會,更是吸引了近千人捧場。
客家人都是常懷感恩之心的,徐秋菊也不例外,對于異國鄉賢的喜愛與贊揚,她唯有盡心唱好每一首山歌來答謝,在大馬一場長達1小時45分鐘的演出中,她個人獨唱6首山歌,引爆全場氣氛,六首唱完后觀眾感覺還想再聽徐老師演唱,所以又再返場加唱4首歌,盡顯一代客家山歌皇后的風采,演出后徐秋菊老師還毫不藏私,對霹靂嘉應會館、吉隆坡雪隆嘉應會館等的山歌班進行了培訓和交流,讓他們學會對歌及山歌如何唱更好聽,教打竹板等,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客家山歌可以如圣火般一脈相傳。通過了解知道,其實徐秋菊老師在1991年就已經來過大馬巡回演出一個多月,協助深齋獨中籌得1千多萬令吉。
徐秋菊在往返世界各地巡演的同時,牢牢不忘客家山歌的弘揚與傳承,在拉曼大學你可以看到徐秋菊,她正在跟大學生們交流展示客家山歌;在霹靂州嘉應會館你可以看到徐秋菊,她正在孜孜不倦地培訓著山歌班的成員;在馬來西亞的一所中學里你可以看到徐秋菊,她在耐心地輔導著馬來西亞的學生唱歌。在沒有演出的期間,徐秋菊還深入到幼兒園、小學、中學、老年大學、社區、廠礦為客家山歌學員們詳細介紹學習客家山歌的意義、客家山歌的來源,并親自示范,傳授客家山歌的演唱風格及演唱方法,學員們由衷的感謝并報以熱烈的掌聲!這就是徐秋菊,一面是才華橫溢的客家山歌皇后,一面是無私奉獻遞薪傳火的徐老師!
為了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客家山歌,喜愛客家山歌,讓聽不懂客家話的人也可以唱客家山歌。徐秋菊在客家山歌創作上大膽創新,在不違背客家山歌風格和韻味的基礎上加以改革,更注重傳統客家山歌和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的完美結合,并且嘗試用普通話演唱客家山歌,以達到推廣的目的,讓不懂客家話的人們也可以學、可以唱。從而突破客家方言的限制,不局限于地域文化,讓客家山歌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
來源:安小九客家網,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