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賈誼《吊屈原賦》
2.枚乘《七發》——散體賦的開端
《七發》是漢代辭賦家枚乘的賦作,有濃厚的黃老道家色彩。
這是一篇諷諭性作品,賦中假設楚太子有病,吳客前去探望,通過互相問答,構成七大段文字。吳客認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貪欲過度,享樂無時,不是一般的用藥和針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于是分別描述音樂、飲食、乘車、游宴、田獵、觀濤等六件事的樂趣,一步步誘導太子改變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見“方術之士”,“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
作品的主旨在于勸誡貴族子弟不要過分沉溺于安逸享樂,表達了作者對貴族集團腐朽縱欲的不滿。
此賦是漢大賦的發端之作,對后世有很大影響,它以主客問答的形式,連寫七件事的結構方式,為后世所沿習,并形成賦中的“七體”。
3.淮南小山《招隱士》
《招隱士》是漢代淮南王劉安門客淮南小山的作品(一說為淮南王劉安所作)。
其主要內容為陳說山中的艱苦險惡,勸告所招的隱士(王孫)歸來。全賦采用鋪敘手法,生動地描繪出荒山溪谷的凄涼幽險,渲染出令人怵目驚心的藝術氛圍,顯現隱士幽居的寂寥艱危,急切地表達“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向。
通篇感情濃郁,意味深長,音節和諧,優美動人。此賦因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及美學價值,歷來為人所稱道,堪稱漢代騷體賦的精品。
4.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5.揚雄《解嘲》
《解嘲》是揚雄于在西漢末年(公元5年)寫的一首賦。《解嘲》立足漢代,對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審視,展開縱橫捭闔的評說,從中抒發了作者的憤懣之情與落拓之志。
《解嘲》通過抒情言志描寫了漢代封建制度的部分弊端和當時社會的某些實情,表達了作者反對壓抑人才、主張重用賢能的進步思想。
6.趙壹《刺世嫉邪賦》
《刺世疾邪賦》是漢代文學家趙壹的代表賦作。此賦是一篇諷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會上邪惡勢力的作品,在四百余字的篇幅中,層層深入地活畫出了具有東漢末世時代特點的從舐痔拍馬的諂佞,到掌握大權的執政宦官,再到昏庸皇帝的那種極端腐敗的政局,表達了作者決不愿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以謀取個人榮華富貴的可貴精神。
全賦寫得感情強烈,語言犀利,具有極大的氣勢和高超的諷刺藝術。
7.青衣賦
《青衣賦》是東漢末年文學家、書法家蔡邕所作的一首抒情賦。
該賦細致地刻畫了一出身卑微,但容貌美麗端莊,心靈高尚純潔的青衣女子形象,以細膩的筆觸、真摯坦白的言辭、自身親歷的口吻追敘自己的一段戀情,寄托了對出身低微之青衣婢女的贊賞愛慕。
全篇文辭清麗,感情真摯,摹寫女子形象尤傳神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