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父母、朋友、親朋好友和關系近與不近的親戚們都在問婚姻問題。
?“都多大了,還不談?。。。。。。”
?“結婚沒?該結婚了,再等等,說都沒的說了。。。。。”
?“這不結婚,不是有啥問題吧。。。。。”
五花八門的問題,有的讓人捧腹無語,還有些真的噎的無法作答。
作為一個大齡青年,還沒有談婚論嫁,不外乎沒找到合適的,再有就是養活自己都勉強,怎么敢去結婚,組成家庭,擔負全家?
古人說,成家立業。
先成家,后立業。
?古人結婚早,十五六就結婚了,十七八也就抱上孩子了。
?當你為人父母之時,你的思想就漸近成熟,性情也慢慢穩重,對于事業,也更有責任感與事業心。
這說法,或許有一定的道理。
?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都是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懂事的。
?對于責任,更有擔當感。
可把當事人換成是我之時,是真的沒有底氣。
?工資勉勉強強能顧著自己,每有剩余,也都貢獻給了旅行。
?外表看著光鮮,其實內里腐朽不堪。
之前,新聞上,報道過一條新聞。
男子30歲結婚,被3萬彩禮憋死。
男子17歲開始輟學外出打工,好吃懶做,上班三天打網,兩天曬魚的,經常換工作。
?30歲,準備結婚,卻拿不出一分錢。
?13年的打工時間,無一分存款,為3萬元的彩禮錢,逼著父母四處借錢。
?養孩子,養到最后成了債。
或許作為這個男子的父母,不指望該男子孝敬自己,最起碼得有養活自己的資本吧。
自己都養不活自己,怎么敢去談養活一家人?
17年笑笑結婚,打電話邀請去參加婚禮。
?到了,以后,認識了她17歲已經打工3年的弟弟。
拿著蘋果手機,打牌時卻還得問父母拿錢。
?笑笑孩子出生后,我出差之余去看過,問起她的父母。
?她說,弟弟去年年底也結婚了,母親在家照顧懷孕的弟妹,父親和弟弟外出打工去了。
?18歲,已經結婚。
?可工作三年,打牌還得問父母要錢才能打牌,能有剩余照顧妻兒嗎?
就年齡來說,自己都還是個孩子,怎么懂得照顧其他?
?笑笑說,這在農村很常見,不上學的孩子,很早就結婚了,結婚后,孩子出生,作為一家之主,留著孩子給妻子、父母照顧,孤身一人外出打工,輟學早,沒啥文化,找工作找不到多好的,干的都是力氣活,累死累活,工資也沒多高,自己省吃儉用,剩下的全部寄回家,給父母妻兒,漸漸的孩子長大,缺失了屬于父親的那塊陪伴,教育的好,會學習上進,努力考出村,去大城市生活,可教育缺失的話,就輩輩的傳下去,輟學,外出打工,回家結婚,孩子出生,外出打工,孩子長大,上學,學習不好,輟學,外出打工。。。。。。。。。
?無限循環,這是社會的悲哀,人生的悲哀,更是自己的悲哀。
?孩子出生,奶粉、衣服、雜七雜八的,都不是小數目。
看著周邊人的生活,苦不堪言又喜不自禁,我是沒有那個勇氣的。
最起碼,是底氣不足的。
?養活自己都勉強,何況是一家人。
?養活不了自己,談何成家立業?
這或許,就是很多剩下人最大單著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