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人說如果對一個人的想念超過三個月,那不僅是喜歡,而是愛上TA了,對嗎?快兩年了,我曾經天真的以為我應該會慢慢忘了她,可是卻會時不時的想起她,我該怎么辦?”
L是我一個從小穿一條褲襠長大的兄弟,打小我們就形影不離,從小學到高中,我們都在一個學校,同學們都說你們比親兄弟還親,他調皮,我搗蛋,簡直是絕配。但是有一點,一直讓他不服,就是我總開玩笑說比他帥(捂臉~)。
高中沒有分班以前,我在二樓,他在三樓,每次晚自習放學他都會從我班前走過,然后我們再騎車回去,有時他總喜歡蹭車,我就會對他說:
“我這車的屬性是帶妹子的,你這樣我很為難啊~”
后來分班后,我選擇理科,他選擇文科,不管之前我們再怎么的調皮搗蛋,但在這人生的分水嶺階段,我們都慢慢的安分下來,話題更多圍繞著想要去哪里上大學。當時老師總對我們畫餅說,你們現在多多努力,辛苦點,等熬過這段時間,上了大學,你們就幸福了。現在我真想對那老師說,老師,你站出來,我保證當面感謝您給我們動力度過那枯燥乏味的備考時光。
理科班的缺點就是男孩子居多,難免無趣。當時我后桌坐著一個漂亮的女生,我們會為了一道題爭吵不休,她也會偶爾用筆末端戳我背,或者踢我凳子,我也會去戲弄她,可是我們始終都只是兩條平行線,革命友誼應該是那時候培養的吧,現在我們聯系時都會說當時的事。這應該也算是枯燥的備考生涯中一點調味劑吧。但是L呢,他會玩兒,在文科生的班級里從來不缺女生,文科生的男孩子簡直就是國寶,總會令我向往不已。天天在女人堆里混卻不知足,還天天在我耳邊嘮叨審美疲累,我真想跟他割袍斷義。有天他突然對我說在QQ上認識一個外地女孩兒,小他一歲。我不清楚他們是怎么認識的,也不想知道他當時怎么想的,或許真的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對于他的性子,我一直不當回事,以為他就是圖個新鮮,畢竟天天模擬考而他又審美疲勞,很快就會不了了之的。我沒想過這個女孩兒有天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2.
2010年6月,千軍萬馬終于趟過了高考的獨木橋,我報了武漢,他去了杭州。我們都開始了新生活。在新的環境,有了新的朋友圈。大一的時候微信還沒上線,只有QQ。但是我們之間的聯系最多的就是電話,挺好。有一種感情是,我不聯系你,你也不會主動聯系我,然后我們就散了;對于L,我覺得是,我不聯系他,他也不主動聯系我,就知道互相安好。
散漫的生活總會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大學相對于高中,雖說不像以前老師們忽悠我們那樣來了這里就是天堂,但也算是勝卻人間無數了。眼睛一睜一閉一天就過去了的日子有條不紊的消耗著,我們彼此度過了青澀的大一。暑假我見到了L,我們還是像以前一樣見了面互相損一遍
“你怎么還是沒我帥?”
“走開,你有我小胡子性感么?”
“垃圾……”
我們還是會去同一家奶茶店,喝著三塊五一大杯的奶茶,那時奶茶還沒漲價,并且店里每一杯奶茶都有一個名字,他的是“遇見”,我的是“等待”。我對他開玩笑說:
“不都是奶茶加珍珠么,無外乎就是熱紅茶加牛奶,能喝出什么味道?給我也嘗嘗,快~~~”說完便要順手搶過來,讓他給順勢拿開了,趕緊喝一口,
“不怕口水就拿去~~~”,
“切,我有“等待”
嗯,確實,喝了會有一股暖流在膀胱處等待。
小城的生活方式是緩慢的,下午三四點,太陽開始向西傾斜,不那么刺眼,天空三兩白云,湛藍的顏色是上天賜予這里的最好禮物。我們坐在騎樓老街的奶茶店里,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其中不乏中學生。他對我說,那個女孩兒今年高考了,報了我們這的一所師范院校。我詫異的看著他,
“不像你啊,我以為你當時只是圖個新鮮,還聯系呢?還報了這里的學校?”
“嗯,她說是為了能夠見我才報這里的”
“……”
我們就這么吊兒郎當的虛度了假期,唯一不同的點就是他整個假期幾乎手機不離手。開學回校不久,有天電話響起,我看了備注,接了電話就直接損,
“老板,今天怎么有空想起小弟,有什么指示呀”
“嘿嘿~~~,想你了唄”
“起開,我性別男,愛好女,無不良嗜好”
“哈哈,沒別的事,就是想跟你說個事,我媽跟我打電話說有個女孩子周末來我們家了,還說是我女朋友,在這里上學,趁著周末就過來玩玩,順便來看看他們””
“…………”
“行啊,都見家長了,這姑娘有魄力,得見見,那你怎么想啊?”
“還能怎么想,等放假唄,很快暑假了,回去就能見著了,到時給你引見啊,哈哈”
“得了吧你……”
3.
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我們幾個相約去海邊燒烤,說是燒烤,其實是他想要介紹給我們幾個朋友認識,這個之前那么神秘的女友。作為他的死黨,我還沒開始自我介紹呢,女孩兒就曉得我是誰了,說L常跟她提起我,我問她,
“假期不回家么?”
“沒,家里人知道我的事,L跟我爸通過電話了,讓我放心玩,會照顧好我的”。
三言兩語中我對這個女孩兒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女孩兒膽真大!我想問問 L 真的不是圖新鮮開玩笑?不過也應該是白問,有開玩笑開到家里來的么。嗯,那作為兄弟,能夠見證你這段戀情從不可思議的萌芽到現在的看似開花結果,人家女孩兒不遠千里迢迢來這里上學,唯有雙手抱拳說祝福了。從那以后,他更多的是待在家里,不隨便出去浪蕩了,我們喊他出去玩,他多半會推辭說怕那女孩兒在家無聊,我們讓他們一起出來,可他說女孩兒怕曬,于是多半時間他都在待在家里,我們總說他見色忘義。
他們就這樣白天待在家里,女孩兒幫父母洗菜做飯打下手,有時還會幫忙帶一下他姐姐的孩子。晚上他們就出去散步吃夜宵,弄得我們這些單身汪都對他避而遠之。因為怕死,虐死!他父母也開始慢慢接受這所謂的外地“媳婦兒”,跟疼小女兒一樣。其實,所謂的美好戀愛也不外乎如此吧,父母知道,不用偷偷摸摸,不用擔心受怕,不必在乎什么門當戶對,只要互相喜歡,哪怕千里迢迢,我也會漂洋過海來找你。
4.
可是生活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要是沒發生什么事我應該也不會在這里敲下這些文字了(有點找打的感覺)。有天我突然接到他電話,本來想說總算知道還有兄弟。可是一接電話,那邊就著急的問了句,
“你能不能替我買張機票,最好是今天的”
“出什么事了?”
“我們分手了”
“開玩笑吧,前些天誰群發短信讓我們都給那女孩兒發一條生日快樂的祝福短信,要知道為你這事我都發動我的朋友圈了,我身邊的朋友都羨慕你們,你現在搞什么?”
“別問了,趕緊幫幫我,我收拾好了,你訂好票告訴我,回來再打錢給你”
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回宿舍幫他訂好票,跟他說有什么事給我打電話。他只回復希望不會太晚。
那天聽說杭州大雨,嗯,下了一天的雨……
沒兩天他就給我打電話,說回學校了,錢打到我卡上了。我問怎么了,他告訴我說,
“分了”,
“為什么”
“不知道……”
第二天看手機空間,發現他那里面關于女孩兒的說說不見了,只多了一個加了鎖的相冊。我給他打電話,沒通,我接連打了好幾個,他室友幫忙接的,我問L去哪了,他室友告訴我,自從消失兩天后,昨天回來一個人喝了好多酒,抽了很多煙,然后現在還沒醒~~~
后來他跟我說,抽煙喝酒其實也就一夜之間都會了。
從那之后,那個放蕩不羈的浪子形象又回來了,沒事就給我打電話,告訴我現在正在跟哪個學妹在吃夜宵,明天要跟哪個紅顏知己出去看電影。我都當聽八卦新聞了,總好過一個人抽煙喝酒,一睡就是一天。說歸說,其實他也就是用這種方式讓自己不用太刻意去想吧。
5.
故事講到這里,還沒有結束,昨天跟L君微信聊了聊,我問他當時你們到底發生了什么?以至于那女孩兒走的這么決絕?他還是沒有具體跟我說為什么,只是給我發了這么一段出自白落梅的《張愛玲的傾城往事: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中的話,“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自己,會更加生動而干凈,不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去承擔”,我真想說他似不似傻!
但既然是好哥們,過去了就不應再去戳他的傷疤,又或許他是她的傷疤。我最后問他,那現在,你們有聯系么?他說,幸好微信盛行,偶爾會在朋友圈問個好,彼此都放下了。他又給我發了一張照片,一男一女的婚紗照,女孩兒我認識,就是當年一起去燒烤的時候那個女孩兒,他還跟我說,她快結婚了,很快要當媽媽了,兩年過去了,即使之前再怎么想,現在,能夠不尷尬的在朋友圈點贊評論一下就夠了。
時間確實是一劑良藥。現在的L還是會偶爾跟我打電話,聊近況,只是我們的話題,從游戲,到高考,到大學,變成了現在的工作,即使我們還是會時不時提到談女朋友的話題,但是更多提到只想好好工作,對于女朋友一切隨緣吧,不過他跟我說最近覺得鄰家小妹不錯,會經常吃飯,看電影,雖然還沒想好是不是放手去追,走一步算一步吧。現在考慮的更多了,不會像以前那么莽撞了。我說,不抓緊可就是別人家的了。他倒說,那就說明不該是我的,哈哈……
鄰家小妹,我也見過,感覺有點面熟,嗯,那個女孩兒!多多少少鄰家小妹身上有點那女孩兒的影子,或許是說話時的某個語氣,又或許是一個小動作。
L君啊L君,你真的放下了么?終究你還是逃不過我打小認識你的法眼。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不管怎樣,但愿你此后能夠縱情豁達。聽說這個月去旅游,還不是一個人~~哈哈~~~
得到L君的首肯,這才將其故事記錄在這里,文筆欠佳,看官只當飲了一杯茶,聽一個故事。無關風月,只關初戀這青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