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姑娘怎么這么內向啊”
“太內向了不好”
“太老實了,會吃虧的”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曾經這些話讓我戰戰兢兢,把我覺得很自卑,把我變得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句“你怎么這樣啊”“你這樣不好”就能激起內心的軒然大波,誠惶誠恐的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好差勁。
曾經也一直以為這樣的自己挺好的,常反思才能進步嘛
天真的以為,別人的指責和評價,都是出于好心和客觀的
從小到大很多親戚都說我內向,雖然不是在批評,但是卻把更多的贊賞和寵愛給了那些調皮搗蛋的男孩們。我也努力過,我在所有人面前,都竭力想要表現的活潑外向,會說話會逢迎,但是很多時候,明明想口吐蓮花,但是卻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死死地把我的嘴巴封印住,硬是說不出一句話來,只是訕訕地嗯嗯啊啊著,羞赧局促,恨己不爭
這些并不熟悉的親朋好友對我“內向”“文靜”的評價如釘子一樣釘在了我的心中,讓我每每想起都能回憶起當時的羞愧不安。
后來我慢慢注意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在很多人面前,是完全可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
所以幾年前我看清了:我并不是內向、內斂的。只是在不喜歡、給我造成壓抑感覺的人面前,我完全不想展現自己。
在讓我不舒服的環境里面,我只想緊閉心門,守護好內心的防線,不要再讓別人破壞我的“舒適區”。
所以我為什么會變得啞口無言、過于安靜,要反省的不是我,不是我的性格太內斂了,而是你讓我覺得不舒服,我根本不想跟你說話。
我看到過很多很可憐的人,他們真的把別人的評價看的很認真,并且相信了別人的一己之言,認為自己性格是內向孤僻的,是非常不好的。
于是他們牟足了勁想要“轉變”自己的性格,在別人面前,拼命想要說上幾句話證明存在感,拼命想要說幾句漂亮話展現自己的機智幽默,但是就像瘸子奮力想要奔跑的像個正常人,好讓別人不再笑話他的跛足,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難堪的境地,連我這種不相干的人,都替他感到尷尬。
有“被評價內向恐懼癥”的人,應該不是少數,因為天生在所有人面前都自來熟的人,太少了。
本來人的性格就是不分好壞的,是社會的大環境,推崇外向、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性格,于是被社會浪潮推著走的可憐人,真的以為自己的性格很差勁,也順從著人群做了推崇“外向性格”的教徒。
其實想想,有多少人,是在認真的評價你呢?很多時候,不都是人們的隨口一說嗎?就像小孩子遇到長輩,長輩本能的只會說出“成績怎么樣”“考了多少分”的問候。
人們對你說的話,很多都是無心,或者出于慣性,并不代表著他們的真實想法。而本身對你根本不怎么了解的人,對你所作出的評價,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別人的隨口一說,你也不必竟當了真。
真有人故意對你做出不好的評論,你只需回答:那只能說明你不了解我,你要知道,我在什么樣的人面前,就會表現出什么樣的性格。
所以如果覺得我是個不好的人,首先反省的應該是你自己,因為我根本不想在你面前展現出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