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打開行李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青色的梨——“分離分梨”。在周寧縣桃坑村支教的最后一個晚上,我和同行的伙伴們一行9個人一起到桃源村看望幾個初中的學生。這個梨也就是那時她們從樹上摘下來的,送個我們的小禮物。
這年我大三了,大學生涯的最后一個暑假。支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因此放棄了一個有薪資的實習機會還是決定選擇去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孟子老人家說了:“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意思是說人的毛病在于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成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但這句話確實深深地影響著我,其實我覺得自己的性格實在不適合當老師。上了一個學期的對外漢語教學概論、教育學、微格教學課堂等課程總是居于課本知識,實踐才能出真知但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挑戰和體驗呢?說實話,出發前一刻真的沒有底氣,只能是盡自己所能努力。
最累。7月16日,早上7:50分從學校出發到傍晚5點左右才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桃坑村。可以算是我從小到大最漫長,最艱難的一段旅程了,一路上不斷輾轉,遇到了很和善的司機還有村民,總之平安到達。村委會大樓是我們這12天的住所,吃飯地點是靈峰寺,吃住都算解決了。整理整理行李,分配房間,也就兩間,一間有床,一間打地鋪。
周寧支教行的第一天開始,似乎并沒有很輕松,由于各個年級的孩子都有,打亂了我們之前的安排“小學支教”,所以在一上午的忙碌之后便進行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我接任了高二年級的英語補習兼任五六年級作文補習。一天下來,不少伙伴的喉嚨已經快不行了,我們互相安慰著道聲保重。幾天的相處越發覺得山里的孩子樸實可愛,少了那份嬌氣。但也讓我們感到頭疼的是,每天中午吃完飯他們就會來到我們住的地方玩耍,趕都趕不走。影響到我們的補覺加午休時間了,更有調皮的孩子還爬上窗戶觀望我們的睡姿,還在討論那幾個老師睡著了,還有幾個老師玩手機,真拿他們沒辦法。傍晚和晚上也會過來玩耍,有的小朋友也會把白天上課不懂念的英語帶來,讓我們給他們一邊又一邊地重復著念,累并快樂著。
最感動。應該是第二天的早晨我們吃完早餐碰到許多小朋友,他們不約而同地跟我們打招呼,一聲聲膽怯而幼稚的童聲“老師好”感覺很不賴。文杰還從河里撈了兩條小魚要給我們養著,雖然小時候我也做過這種事情,但是沒有成功養活過,所以我們跟他商量著把小魚放回河里。
一個排球成了這個小山村最豐富的課外活動,我原以為他們會把它當作足球來踢,所幸沒有。有一個課間,不知道哪個毛躁的孩子將球打飛出鐵門并滾入了溪邊。一大群孩子都涌入圍欄邊觀看,還有的孩子竟然爬到圍欄上。有個孩子回家去拿出了撈魚的網子試圖撈起排球,但由于水流比較急沖向了下游。我跑出去疏散孩子的時候,一個孩子已經下到溪邊撿球去了,來不及制止他,只能讓其他小朋友先回去上課,自己去找那個孩子。看到文宇從圍欄上爬上來,全身濕透但是還抱著那個球的時候,想要教訓他的沖動在那一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剩下只是滿滿的感動。后來還有好幾次我都逮著他說了這件事,感覺自己都變得啰嗦了。當初只是因為這個球沒有多大的用途覺得扔掉浪費,想想給山里的孩子玩玩也是不錯,便在搬宿舍的時候留著帶到了這里。最后一天,我把球送給了文宇,雖然他不是最優秀的,但是那天的行為在我的眼中無疑是最勇敢的。
最幸福。放假的一天,隊長受桃源村學生的邀請去奶奶家摘楊梅,他們看我感冒了,覺得可憐就順便捎上我了。爬山!彎彎曲曲的山路每走一步都覺得累,感冒的人實在是受不了。聽芳妹說,這些山路是爺爺一個人開辟的,夫妻兩個有時白天下山置辦一些事情,晚上再返回這里。我大約計時了一下我們年輕人上山需要五十分鐘,下山差不多四十分鐘。真的很難想象他們摸黑上山的感受,晴天還好,下雨天呢?或許這也成為了一種習慣吧。這里的傳說和守護便成了生活最簡單的相伴,自給自足生活,有養鵝、兔子,有種獼猴桃數、茶籽數、楊梅樹、茶樹、板栗樹、南瓜、黃瓜、野生的苦菇還有許多叫不來名字的蔬果植物。不知怎么的想到了“愛情天梯”里的動人的愛情故事,清苦簡單的生活,兩個人在一起,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愿歲月靜好,保佑這兩位善良和藹的老人永遠平安、健康。
離開的那天早上,村民和小朋友們也早早地來與我們道別,陪我們一起走到村口,盡管笑著話別,但在車上忍不住想哭的沖動。文藝匯演上演唱的《心愿》就這樣結束了這短暫的支教生活,,祝愿小朋友們天真燦漫地成長,他們的父母能夠多多陪在他們的身邊,要記得勇敢地追求你們的夢想。再見桃坑,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