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調整作息時間,嚴格要求自己十點前上床睡覺,然后在第二天清晨準時醒來。之前一段時間都是有事沒事的不睡覺,不到12點覺得缺點什么,結果就是,氣色差沒精神。
又想不好好睡覺,又想早起,又想一天精神飽滿……想要的太多,所以做了一個取舍,別的先不想。最近只專心一件事,那就是調整睡眠。
然后發現最有效的調節是:按部就班。就像上班一樣,你要在固定的時間段暗示出門,乘坐那一班地鐵,在固定站換乘,然后到準時抵達公司開啟電腦,工作。
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你的腦子對于按時上班這件事,沒做多余處理,所以清晰且自律。
類推下來,睡覺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天下班到家吃完飯,9點前能搞定一切事情。一個小時看書,看劇,或者是跟著fit運動一下,10點準時去洗個澡,洗好回來整理一下第二天上班的衣物,少碰手機,這樣就簡單了很多。
所以,現在需要規劃的是,看書,看劇,和fit的占比。這個周末要把時間占比用表格的樣式清晰起來。昨天的一個小時,我全部用來看劇了。
《請回答1988》我看了很久,每次看一集,看幾次哭幾次也笑幾次,很久沒有看到這么合胃口的電視劇了。所以,竟然也舍不得一口氣看完。看完之后,再來認認真真的寫個影評。
以上按部就班,至于說長點腦子,我想我此刻要做一個深刻的反思。
工作的第三個年頭,我應該算是有工作經驗的人了,但是有一點很明顯的感覺是,我給別人的感覺是,我有點膽小。尤其是和領導或者是陌生人溝通的時候。
客觀直面這件事,如果實在主持或者活動現場的時候,我沒有這種膽小。但是一旦變成了私下的交流,我的氣場瞬間就弱了幾個分貝。
昨天,和同事一起去自公司聽會。會后,我的第一反應是完事了,我們走吧。但是同事提醒我,這個人,我們還不認識,我們去加個微信吧。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提醒,也不過就是多認識一個人,但是我一點也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我默默判定這件事不重要,但是仔細一想,這畢竟是大品牌的市場部負責人,多個聯系沒有什么不對的。
但是在職場,這件事尤為重要。這是我一直欠缺的,我總是想踏踏實實的做事情,做完手里的工作,很少去關注外在的環境,很少關注我是否可以與更多的人產生連接。
所以,要長點腦子。最重要的是“意識”,我有沒有在每一個當下里面,意識到怎么去做,而不是以前怎么做現在就怎么做。
開始新一天的工作,又是雨天,又見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