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漢字王國》竟然是外國人寫的,不過這個瑞典人不簡單,她叫林西莉,是瑞典漢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教授、作家、攝影家和中國問題專家。1961年至1962年在北大留學讀書,此后數十年到中國訪問,山東、山西都有她自己的村莊點。1971年起在瑞典任漢語老師,1978年后為瑞典電視臺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曾經擔任中瑞友好協會會長一職。
她20世紀59年代末師從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學漢語。高本漢何許人也?1889年生,瑞典漢學家,文字學家。1910年來到中國,用了兩年的時間學習漢語并調查方言,后師從法國漢學家沙畹。1926年完成《漢語音韻學導論》(Phonologie chinoise),1940年中國知名語言學家趙元任、李方桂和羅常培合力完成這部書中文翻譯。他以畢生精力研治中國文化,主要貢獻在于漢語音韻訓詁的開創性研究,是西方超一流的漢學家。
林西莉在剛開始學習漢語的時候,高本漢教的方式和我們很多中國人從小學習漢字的方式不一樣,他每教一個漢字,都要解釋它的結構和最初形式,給她將漢字的來龍去脈,使它們變得活生生的,理解起來很容易。而她到北大學習時,發現中國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自己的漢語言根知道的卻很少。因為中國人從小學到中學甚至到大學大多是被機械地漢語教學,很少被加以解釋。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搞笑、很值得反思的事情。國外人都知道我們漢字的根,而我們大批大批的中國人卻不知道。
《給孩子的漢字王國》是林西莉女士耗時八年完成的一部關于中國語言和文字的作品,她沒有使用“經院式”的語言,而是使用她自己特有的表達方式,因為她是為普通的瑞士人寫的,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所以這雖是講漢字的一本書,但內容卻關系到了整個中國的文明史。不過本書的缺點是,雖說是給孩子的漢字王國,但編輯除了封面貌似更適合成人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