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晃,徐靜蕾和黃立行在一起7年半了。
沒有一紙婚書,沒有兒女繞膝,但他們的幸福并不因此減少分毫。
媒體問她,不結婚、不生孩子,會不會沒有安全感?
她說:“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生孩子,黃立行隨我。我們彼此尊重。”、
“所謂安全感,不來自結婚的形式,而源于你自己,源于你能對所做的決定負責……”
好個透徹的才女。
所以42歲的老徐決定暫不結婚、冷凍卵子。這些選擇外界看來難以理解,于她卻是從心的、獨立的、自己承擔后果的。
黃立行尊重她,并一直默默守候,靜待花開。
有人為黃立行抱不平,守候了7年半,如果等不到結果,太不值了!
可人間情感誰又能評判值不值?
我懂你所有的美好,你惜我拳拳的真心,縱使最終分離,沒有一個環環套上無名指,曾兩心相印的歲歲年年,已是超值。
黃立行要的不是婚姻,而是眼前的徐靜蕾。即使再等7年半,也無悔意。
不得不說,徐靜蕾和黃立行,兩個都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人,惺惺相惜是種必然。
2
“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這句話聽起來是老生常談,卻實在難以做到。
很多時候,人們做決定時,依賴于外界的評判;
而決定做出之后的后果,又往往不愿獨自承擔。
找個什么樣的人共度余生?
爸媽說,還是找個有車有房有戶口的。
于是照做。
后來小兩口脾氣秉性不和,日子過得苦澀。
是怪對方婚前隱瞞了真實性格,還是怪爸媽沒替你把好關?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工資低又沒前景,拿不定主意是否該去北上廣深闖蕩?
發小說,別傻了,去了大城市你會死得很慘。你連一個廁所都買不起。
于是放棄。
此后每每糾結工作沒熱情、沒發展,生活仿佛一眼望穿。
是怪發小目光短淺,還是怪縣城生活太安逸?
做決定之前,我們左右咨詢,權衡對比;
決定一旦做出,就與旁人再無半點瓜葛。
3
現在的我,總寫文感嘆楊先生的好。
有讀者留言:“真羨慕小妞,你從一開始就遇到了對的人。”
真的是這樣嗎?
實情是,只有我倆知道,當初的磕磕絆絆和忐忑抉擇。
我曾在《你什么都沒問,我卻愿說更多》(點擊標題可閱讀)一文中提到,楊先生和我的初次見面。
沒錯,那是一次激動人心的約會,我們點了瓶二鍋頭,在寒冬臘月聊得熱火朝天。
可那次約會,并不是我們交往的開始。
見面之前那么期盼,見了面聊得那么投緣,彼此也有眼緣,但仍就無法邁出正式交往的那一步。
見面后的2個多月,我心里的算盤一直在權衡。
原諒一個女人面對婚戀的謹小慎微吧,一旦開始,則愿至終。
我的顧慮簡單得俗氣:眼前這個男人與我很合心意,卻怕不合世俗意義上的硬件標準。
當時的楊先生,在重慶讀書、工作將近10年。河南是老家,重慶是他的第二故鄉,而北京只是重慶總公司派遣的臨時駐點。
他來京的任務,是做一個創業項目。
創業,聽起來蠻有魅力,實則朝不保夕。誰也不知道哪天資金鏈斷了,大伙就解散。
到那時,楊先生舍得放棄重慶10年的人脈,離開栽培他的老板,孤身來到偌大冰冷的帝都嗎?
即使舍得,一切從頭積累,萬事重新打拼,他又是否有開創新局面的魄力?
都未可知。
于是,膽怯如我,猶疑著,遲遲不敢做出決定,不敢走向那份小小的幸福。
膽怯到,在這兩個月中,家人介紹的一個相親對象,我也去見了……
4
不過現在回想,要感謝那個開了公司、開個寶馬X5的36歲相親對象。
沒有他,我不會知道誰才是我該珍惜的“對的人”。
那天,X5男帶我去吃飯。坐下沒多久,他主動聊起前女友和前前女友和前前前女友。
“其實第一個女友我最滿意,只是她家里是農民,我家不同意。”
“第二個家境不錯,可是她劈腿了,怎么早沒看出來她的本性!”
“第三個清華畢業的,但太要強了,不會撒嬌……”
我在一旁聽著,不接茬,只想早點結束這場就不該來的見面。腦子里,擠滿了楊先生的誠懇模樣——
我曾好奇問過楊先生關于他的前任,但他一直所言甚少。問起時,楊先生每每只道:“過去的就過去了。” 再無半句指責。
終于挨到飯局結束,我逃也似地離開,沒讓X5男開車送我。
那個午后,我獨自走在初春乍暖還寒的街道上,帶著幾分逐漸清晰的堅定,和堅定后的愉悅。
是的,大家勸我的道理我都懂,我怎會不知一個北京戶口和一份穩定工作能給人的安全感。
但我更知,契合的心性和健全的人格,才更是一生的安全守護。
那個午后,一個女孩獨自走在初春乍暖還寒的街道上,她帶著幾分堅定,和堅定后的愉悅。
她做出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人生決定。
5
后來,楊先生的創業失敗了。
再后來,他向老板請辭,離開重慶,在北京重新找工作。
我問他,是不是為了我才留在北京?
他笑說,你是很重要的原因,你讓這個陌生的城市有了溫度。但,別有壓力,辭職的決定是我自己做的,即使今后分手了,我也會繼續在這個城市打拼。
再后來,我們結婚了。
6
人生走到十字路口,總有幾個關鍵的決定要做。
與什么樣的人共度余生?要不要去大城市打拼?要不要換一個行業?
這些選擇太重要,別人可以給建議,但抉擇要聽從自己的內心,也只有你的內心能為這些決定負責。
未來尚未到來。做決定的那一刻,我們面對的都是未知和忐忑。
但在所有的未知和忐忑中,我們心底會涌現一股強大的確信,和一意孤行的勇氣,值得在漫長的余生中,一再回味,心生暖意。
那便是生命的重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