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在一家公司法務實習,雖說是個上市公司吧,也就我一個法務,公司的法務休產假了。
? ? ? 所以我沒有什么領導,唯一的領導總監,是我老鄉,人也很nice啊,他有個4歲女兒,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一個好爸爸,湖北的好男人,中年還能保持清秀整潔,肯定是認真生活節制的人。我們坐的最近,經常聊聊天,跟我講一些他老婆公司京東的事,他找工作的事,他女兒的事,還有叫外賣的策略。無形中教給我一些社會生活法則。他很聰明,典型的一個中年男人應該擁有的一切成熟,內斂,穩重,有分寸的特質。不能怪現在很多的小菇涼都喜歡找大叔啊。大叔的優質還得歸功于大嬸兒的調教吧。
作為一個南方人,到北京這兩年,一直不是很適應,剛開始是不適應北方的氣候,所以吃藥便成了家常變飯,到了第二年,總算身體慢慢適應了。但是我卻越發的不適應環境,跟北方女孩兒相處,總覺得很有壓力,她們喜歡沒事扎堆兒聊聊天,她們喜歡大肆宣揚自己的價值觀,喜歡對你的行為作出指點,喜歡打聽你的家庭,你的生活,你的父母。而從來不在乎別人的感受,言談舉止帶著強烈的目的性,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
? 我覺得人與人相處,如果關系沒到一定程度,貿然詢問別人的家庭是一件讓人很不安的事,如果我想告訴你,我會不經意間主動告訴你。雖然我不太爽,對于這種不禮貌的行為,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絕。
我對于聚會,離別沒有太大的感覺。看到別人在畢業離別的時候各種傷感,我也不是很難能感同身受。看到別人受傷難受,我很同情,卻不好意思上去安慰,我覺得裝作看不到,同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她會更好。我聽歌的時候,也只是聽旋律,聽起來覺得適合當時心情就是好的。并不會因為某首歌就難過啥的。
我看書的時候,喜歡那種散文,雜文類的,看到別人用文字把自己一直困惑,無法表達的東西寫出來,瞬間覺得暢快,豁然開朗,一切都釋懷了。這也是為什么我佩服作家的原因,當然能表達出人類內心深處的感受是一個作家的基本素養。而能把現實中的人物反應在作品中更是一種能力,因為你得對生活足夠細致,對人類足夠了解,需要解讀各種人類的行為。我看書也常常不能理解這本書書會是十幾分名著!經常會在很多年之后,恍恍惚惚會有點共鳴呢,比如說托爾斯泰的《高老頭》,高三的時候看的,大三的時候忽然想起里面描寫的片段,雖然現在已經都忘了。雁過無痕似的。
常常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膚淺了,對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都很淡然,分別也意味著新的開始。每一次認識新的人,都像是重新開始,在我的世界里好像沒有所謂的離別,初戀還可以隔幾年問候一下,小時候的玩伴見面還是可以逛逛街,沒有分別,只有我們換一段路走,終究我們還是會遇見的,帶著我新的故事,不喜歡一層不變的自己,也不喜歡一層不變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