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嚇人的九大美食,連云港竟然也有上榜!

江蘇人愛吃那是出了名的

天上飛的

地上爬的

海里游的

可以說

只有江蘇人不想吃的

沒有江蘇人不能吃的

可想而知

江蘇十三市的美食必然不少

例 ?如

南京的鴨血粉絲與鹽水鴨

常州的銀絲面和大麻糕

徐州的地鍋雞和黿汁狗肉

無錫的醬排骨和油面筋

蘇州的松鼠桂魚和碧螺蝦仁

揚州的炒飯和千層油糕

南通的狼山雞和西亭脆餅

泰州的黃橋燒餅和干絲

淮安的平橋豆腐和盱眙龍蝦

鹽城的草爐餅和阜寧大糕

宿遷的車輪餅和黃狗豬頭肉

鎮(zhèn)江的肴肉和鍋蓋面

連云港的葛藤粉和炒頭脯


俗話說的好

美食多的地方

黑暗料理一定不會少

前方高能預警

非戰(zhàn)斗人員迅速撤離

江蘇最嚇人的九大美食,你吃過幾個? 活珠子 南京

活珠子可是除了鴨子以外南京最有名的特產。指的是還沒孵化出來的小雞。雖然聽起來殘忍,但是眼一閉心一橫往嘴里一放,先吸湯汁再蘸點椒鹽吃,味道非常鮮美!


這種小雞蛋富含活性生態(tài)營養(yǎng)元素,極易吸收。能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滋補養(yǎng)顏,保健強身。但是激素含量較高,女生、孩子和腫瘤患者要慎吃。



羊眼 徐州

徐州燒烤攤必備品類,但不知道為什么,大寶寶總覺得它們在盯著我看,真的有點瘆人。羊眼還可以放入火鍋內涮,熟了的羊眼,咬一下,咯嘣一聲,汁水流淌;炸好后的羊眼,酥脆香甜,堅韌而有彈性。


羊眼健脾養(yǎng)脾,補氣益氣,滋陰補陰,營養(yǎng)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常食能起到補腦的功效。


春潮涌動 海安

看到這道菜的瞬間,大寶寶內心就升起了千萬個拒絕啊。千萬別被小清新的名字欺騙了,說白了就是一大碗炸蛆!你膽子大你先吃!


人工飼養(yǎng)的蛆蟲,洗凈放入下鍋,炸完后顏色金黃,像一粒粒金燦燦的大米,完成后可以撒上椒鹽或者任何喜歡的調味料,吃在嘴里咯吱作響,相當有特色。



紅燒雞屁股 太倉

一般人提到雞屁股肯定會覺得臭臭的,但在一些人眼中,雞屁股可是絕味的食物,富含肌內脂肪,且有嚼勁,吃起來非常肥嫩。亞洲天后蔡依林就說過:“我最愛吃的就是雞屁股!”


專家說雞屁股和雞其他部位沒什么區(qū)別,但它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還聚集著無數(shù)個淋巴組織,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長期食用


地皮菜 淮安

地皮菜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一般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暗黑色,有點象泡軟的黑木耳。可以做湯,也可涼拌或燉燒。本來作為一枚普通的野菜君,地皮菜也沒啥過錯。只是這種菜大多是由動物的糞便和草類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下生成,這種間接吃翔的感覺,想想也是心情復雜!


不過地皮菜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其中所含的一種成分可以抑制人大腦中的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從而能對老年癡呆癥產生療效。


燙血蚶 沿海地區(qū)

如果煮熟了,大寶寶還可以接受,但這道菜重點就在于生吃。選最肥美的蚶,將蚶洗凈,下入沸騰的水中,約六七秒鐘即可撈上,用手一掰,里面晃動的血紅色的肉就可以吃了。據(jù)說肉肥嫩而脆,稍有咸味。


血蚶肉味甘咸、性溫,入脾、胃、肝經(jīng);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散結消痰之功效;用于癥瘕痞塊、老痰積結等癥;又有制酸止痛作用,可用治胃痛泛酸的病癥。


跌嘍龜兒 徐州

跌嘍龜兒其實就是還沒長大的知了,生活在土中,靠植物根莖為生。洗凈放點菜油煎上,出鍋了撒點鹽,特別香,肉感覺有點像蟹肉。


對于土生土長的徐州人來說,跌嘍龜兒是從小就開始吃的一道菜。它蛋白質豐富,據(jù)說食用價值和蝦相當,而且對眼睛好。


仿豹胎 淮揚

聽到原料是羊胎盤就沒有吃的欲望了。據(jù)說要把羊胎盤去血水,加黃酒、蔥、姜浸泡3小時;焯水后洗凈,再泡一遍,焯水后再洗凈,主要是去掉它本身的腥味;加人參、枸杞等放到老雞湯里清燉。這道菜講究的是前期處理、燉制的火候和裝盤的講究。



灌云豆丹 連云港
我大連云港的豆丹在全國都很出名啊。學名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tài)生長的昆蟲。油炸后噴脆松香,口味極佳。

豆丹高蛋白、低脂肪,有滋陰補腎、健胃強身之功效。還記得大寶寶第一次吃豆丹的時候,滿心的驚恐,吃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味道真的是不錯。



這九大重口味美食

吃過三種以上的

大寶寶敬你是條鐵錚錚的漢子



—END—



大寶寶只想說:看看吧

全國7月住宅均價,連云港蘇北第一!

這屆奧運會,有支隊伍沒有國旗沒有國歌,卻受到全世界矚目

那些辣眼睛的奇葩禮物你收過幾個?



港城最逗逼的吃喝玩樂信息

就在下方二維碼內

歡迎添加調戲


閱讀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IwODA1OQ==&mid=2650556533&idx=1&sn=4b28c12475fd56017550652f5ea22be0#r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