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說話題吧!
這幾年,越來越多聲音對于是否該上大學,或者說上大學是否有用掀起激辯。
所以說,我們為什么要上大學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大學。
根據百度百科,大學是泛指實施高等教育的院校。
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呢?
或者說,相反的,什么是低等教育?
高等和低等,其實是一種階層的劃分,也許中間還可以有許多更加細化的階層。
我們說一個東西高等,或者說階層高,往往來源于他在我們已知的劃分領域擁有比其他階層更多,層次更深,比如說財富,職位,藝術造詣,科學成果。
那么教育呢?
也許你說是專業知識。
但是立馬有人反駁,有很多并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他們在工作經驗甚至自己學習的基礎上,獲取專業知識的質和量都比大部分大學生要好。
實際上,大學的高等并沒有那么簡單,在我的理解上,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成功人士的聚會上
言談舉止,有人溫文爾雅,有人粗俗不堪,以開黃腔為樂,這是修養;
穿著打扮,有人大方得體,有人穿金戴銀,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這是品味;
談話內容,有人談論文學,藝術,哲學,有人大炫財富,大論股票,大吹牛逼,這是眼界;
再看身邊的人,物以類聚的道理永遠真實。
從這幾點,你可以很容易看出真正的成功人士與投機倒把的暴發戶的區別。
大緊說,大學是“鎮國重器”,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
我們一般人沒有那么高的境界。
特別是在現如今的環境下,讓國家相信真理距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
然而大學何以成為鎮國重器?
專業知識當然是一方面。
畢竟國家的科研,教育,軍事等等考量綜合國力的因素都是一個個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共同推動的。
然而大多數大學生并未接觸這些行業。
我們可以試想,如果社會的精英都是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我們的國家將是什么樣子呢?
扯遠了。
現在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上大學了嗎?
也許你自己沒有感覺。
其實大學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很多。
除了獲取知識以外,或許提升修養,擴充眼界,提高品位,然后物以類聚,才是更重要的。
大學有很多不同的路可走。
或者專注學習,或者混跡于社團,或者吃喝聚會戀愛開始享受生活,或者創業賺錢。
沒有什么優劣對錯,也沒必要被任何人影響。
因為無論走哪一條路。
哪怕成天待在宿舍無所事事。
只要經歷過大學。
你就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