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其實讀的不多,芥川龍之介和三島由紀夫的作品大致讀過一些而已。
太宰治的《斜陽》《人的失格》買了很久,一直沒有讀。之前在一些介紹太宰治的文章中知道,他從二十歲開始自殺,接連自殺五次。他的世界該是個多么霧霾彌天、凄風苦雨的世界啊。
想理解太宰治的作品,首先要了解太宰治其人。有所了解了,便有些害怕讀太宰治。他的靈魂敏感而苦悶,悲哀而純粹,頹廢卻又真誠……既憐惜他,又不免使人感到寒氣襲人。正如譯者林少華先生所言,“日本文學不宜多看,越看人越小,越內斂,縮進殼里鉆不出來”。
然而,還是在六月的一個大雨天讀了《斜陽》。貴族出身的母親與女兒和子因經濟窘困,從東京搬遷至伊豆的一棟小別墅相依為命,靜靜度日。不久被征召入伍的弟弟直治從南洋回來,寧靜的生活被打亂。直治不是在家酗酒,就是拿著變賣母親和姐姐衣服的錢去東京找一位叫上原的流行作家花天酒地。母親病逝后,和子去東京找上原相見,幾乎與此同時,弟弟直治卻在伊豆家中自殺……應該說,四個人物身上都有太宰治本人的印記:頹廢苦悶、一往情深、孤注一擲、貴族情懷。
讀《斜陽》那天,雨特別大,一直不停,似乎要發生些什么事一樣。家里的小貓遣綣得睡了好幾覺,醒來后百無聊賴地蹲在窗臺上,望著窗外發呆。我掩上書卷,無論如何,是有一種沮喪感像潮水一樣撲胸而來的。他寫死亡或是對于自己的生死可以絕決堅硬:“昨晚的酒醉徹底醒了。我以清醒狀態死去?!?br>
好在,他的筆調亦有許多溫婉細膩和風細雨之處。他寫紫藤花開過,午后柔和的陽光透過葉片落在膝頭,把膝頭染成綠色。他寫淺牡丹色毛線同灰色的陰雨天空融為一體,形成柔和得妙不可言的色調。他寫“母親”喜歡夏天的花,尤其喜歡合歡,卻獨獨不喜歡夾竹桃,說夾竹桃太癲狂……
今晨,我在每日經過的河岸旁,遇見兩棵夾竹桃中間長著兩棵合歡樹,夾竹桃果然開得癲狂,合歡花卻是清麗,就像直治留給和子的遺書最后一句:姐姐!我是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