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崗位--產品經理,隨著各大科技公司CEO將自己定義為產品經理,如喬幫主,小馬哥tony,一講封神的張小龍,紅衣大炮周鴻祎等,讓這個職位瞬間紅的發紫。阿里巴巴前產品經理蘇杰的一本《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借著這陣東風,可謂火便大江南北,京東管理銷量榜排名71位,豆瓣評分7.7。互聯網公司中,很多設計,測試,客服,運營,甚至是開發同學人手一本,在需求討論時自信的甩出一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讓產品經理們哭笑不得,很多產品在私下交流時都認為這本書簡直坑了所有產品。
CEO們唱紅產品經理這個職位:
在互聯網里,做什么都不如做一個產品改變世界來得徹底——周鴻祎
什么職位是未來創業做CEO最好的"預科"?我的回答是:產品經理——李開復
在小米,雷軍的第一定位不是CEO,而是首席產品經理——雷軍
產品經理的主流應該是服務于未來——張小龍
你想用賣糖水來度過余生,還是想要一個機會來改變世界?——喬布斯(Steve Jobs)
拋開書名不談,書中詳細介紹了-1-3歲產品經理的工作細節,從需求獲取,到文檔編輯,從溝通技巧,到工作職責,從工作細節描述,到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將初級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做了詳盡描述,此書是蘇杰成為產品經理4年后對前3年經歷和體會的總結,必須承認,這是一本很棒的入門書,對于產品新人有很大幫助。
回頭我們再來聊聊書名,此書火爆,與書名相關性非常大,在一些在線分享中,作者蘇杰也坦言,這個書名切中了痛點。從產品經理的邏輯來說,好的產品改變世界,好的產品經理改變產品,所以好的產品經理可一個改變世界,如果要寫一本書,只面向產品經理這個新興市場職位,那么影響力肯定很小,如果希望放大杠桿,擴大影響力,從寫作者的角度來看,只有每個人都是產品經理才會將影響力擴展到最大,潛臺詞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改變世界,人人都可以改變世界”,再加上科技大佬們為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站臺,所以才造就了這本暢銷書,也創造了互聯網公司中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氛圍。
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對于硬技能要求較低,是進入互聯網領域最簡單的切入點,花3-5個小時學會axure操作,寫過論文,熟練掌握Office,精讀一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似乎就可以很自信的參加各種招聘了,實際上來說,產品經理也確實不要太多硬性技能,最早期的產品經理,多來源于設計和開發,還有一些對用戶體驗非常感興趣的用戶轉化而來,早期的百度就會找到深度用戶作為其產品經理。
而筆者要說的是,成為優秀產品經理真的沒有那么簡單,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有些類似于中國的博士入學考試,寬進嚴出,想要完成產品專員->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的升級之路可謂非常之難,拋開運氣因素,對一個人的底層素質要求可謂非常高,差異化人群溝通協調能力(設計師,開發,老板完全不是一個物種,需要產品經理從中周旋,作為潤滑劑),抗壓能力(扛各種用戶相關數據,雖然沒有運營的收入壓力大,但是也是非常煎熬的),創造力(持續的創新和人性洞察),領導力(在無上下級管理關系的情況下,調動資源和協作技巧,統一團隊目標的能力)都是基礎。但是筆者認為,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最最重要的能力當屬持續學習能力,這個能力會將普通產品經理和優秀產品明顯區分開來。
總所周知,一個優秀的互聯網產品經理需要懂市場,懂投資人,懂項目,懂管理,懂交互,懂心理學,懂社會學,懂技術,懂設計,懂運營,懂用戶。這么多技能,精通一項尚且不易,如何做到每項皆懂呢?一方面,產品經理要通過協作將一些職責分擔,同時,需要掌握快速學習能力和持續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首先,產品經理需要對未知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工作過3-5年的朋友可能深有感觸,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困難,人們更喜歡停留在舒適圈中,討厭改變和學習,如何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產品經理必須面對的課題;其次,面對未知或問題,如何快速收集信息,理解信息,得出結論或問題解決方案,并快速實操驗證方案是否可靠,如何高效學習是產品經理必須面對的課題;最后,學習能力理論上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因為我們所有技能的掌握都是通過學習完成從0到1,身處的環境不確定性越高,對學習能力要求最高,產品經理們身處大變革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用戶需求非線性變化,不同領域時刻跨界融合創新,這些不確定性讓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必然與終生學習相伴,如何在持續學習中成長是產品經理必須面對的課題。
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大家內在調整,如果沉迷舒適圈,很容易出現工作10年,卻只有1年工作經驗,因為后面9年只是運用第一年學到的東西在復制黏貼。持續的學習能力是一種復利技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放大普通產品經理與優秀產品經理之間的差異,如同尚德的廣告語,世界總是默默懲罰那些不學習的人,尤其是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
分享學習法
筆者推薦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產品交流分享會,這既可以極大提升產品團隊學習效率,又可以創建開放的產品文化。定期組織公司內部的產品經理,開發,設計分享產品更新迭代總結,用戶數據和用戶反饋,或是分享產品經理學習心得(讀書,課程等)。從分享者角度來看,通過這種翻轉式學習,可以加深其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深度,確立團隊中產品的專業形象,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讓開發和設計同事統一產品觀,為其提供產品視野,減少后期溝通中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溝通障礙,讓他們看到產品經理設計產品是有深入思考后的結果。從聽眾角度來看,聽眾們可以在交流環境中獲取信息和知識,同時清楚公司產品的目標和發展情況,有利于聽眾了解自己工作的意義,統一產品的價值觀和目標。早期可以產品小組內部做分享,打磨好內容后再進行部門內分享。
刀塔傳奇的CEO王信文曾經在混沌研習社介紹其公司內部的incentive system,他們設計了復雜有趣的獎勵機制,公司內部優秀分享者+外部優秀講師,兩周一次,每次聽課需要向聽眾收費100元門票,參加課程退回75元,收聽一次分享只要25元,如果對內容不滿意,可以申請全額退款,同時公司進行雙向補貼,公司對老師補貼100元。行為將修正認知,因為付費100元,聽眾會聽的更認真,比免費課程效果好很多,同時也是對分享老師的一種行為鼓勵和要求,因為付費了,所以分享內容的準備就需要更用心。
知識點
1、好的產品改變世界,優秀的產品經理改變產品,所以優秀的產品經理可一個改變世界;
2、學習能力決定了你是普通產品經理還是優秀產品經理;
3、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領產品經理持續學習,不斷成長;
4、高效學習方法讓事半功倍,完整的學習=輸入+輸出;
5、優秀產品經理是終生學習者,相信時間的力量!
6、產品經理最忌無腦抄競品,這種行為極大損傷產品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