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多久每天更新著,但愿這個時間更久一點吧。
今天想說的是在旅行期間的感悟,快速在手機備忘錄上記錄了提綱,今天來填充內容吧。
這次旅行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你想干什么或者想理解什么,一定要親自到達,親身去經歷。說的高大上一點,實踐是最好的老師。
去了五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首都都有著拗口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地理很渣,反正在去之前,誰問我先飛哪,我只能說出哪個國家,因為首都真的記不住。走了這一趟之后,那些首都,甚至一些相關的歷史,現在雖然達不到牢記于心,但是也不會很陌生。昨天在文字中po出的圖片,是挪威的峽灣風光。我清晰的記得高中時候的地理題,給一個挪威地圖,然后附后的一道小題就是讓回答最具特色的地貌是什么?好像是地貌吧,記不清楚了,就是類似這樣的題目。所以總有人說,要么旅行要么閱讀,但是旅行和閱讀是關系是如果做不到經常旅行,那就閱讀。畢竟旅行不是能用碎片時間就完成的,而閱讀可以,也就是說達到旅行的要求是略高的。
當然這些文字的闡述,不是說你搞不定那些知識是因為沒有及時旅行,沒有必然聯系,只是相關聯而已。
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跟團出去旅游的精力。跟團旅游,旅行社會在你咨詢時就會給你一份行程安排,等快臨近發團的時候會給你行程單。如果是國內的一些著名景點或者是當地人還好,如果都不是,那做行程的人,一定是要去過目的地才可以做出一份完美的行程安排。
我的專業是hr,所以很多同學考了人力資源師。如果不是非常擅長背誦和記憶理解的同學,在大學期間考試會有很大難度。反正我是沒考過。而畢業之后,從事一點點人力資源工作,都會對你理解書本上的那些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曾經考試的論文,我需要絞盡腦汁,想案例,想理論,而現在經歷過的工作就是案例,處理工作時所用的方式方法就是理論。雖然談不上信手拈來,但是應該算是不太費勁。清晰的記得曾經有一個知識點是職工離職的征兆,當時背題的時候不是忘記第二點就是忘記最后一點,但是現在基本上能辨識出誰即將離職。這也就算是理論聯系實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