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天是想偷個懶,不再更新的。
但是八點吃完飯以后,出于一種職業習慣,就坐在了電腦面前。
我心里面一遍遍,試圖說服自己,今天休息一下,結果,然并卵。
他們管這種狀態,叫做高度的自制力,和固定的行為習慣,可是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驅使我動手寫文的主要動機,是我自己有強烈的欲望。
有什么欲望呢?
有實現工作自由的欲望,有可以自由旅行的愿望,有快樂生活的欲望。
前幾天,以前企業文化的尤姐私底下問我:
大賢,你是不是有存稿啊?
我:……
此處應該是【捂臉哭笑不得】的表情。
我承認,每天都輸出高質量的原創文章,的確有點壓力。
這倒不是我們肚子里的貨太少,而是高質量的文章,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走心。
而走心的文章,偏偏又都是跟自己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
你們能體會那種感覺么?
就是你明明可以寫那些事,說那些人(當然,贊美別人肯定不是我的強項),
但是你又要指望著別人給你加薪,發工資。
這就好比收了人家的好處,又寫文章去罵人家,顯然,這不符合我們這些“下三濫”文人的價值觀。
撇去自己工作的事情不能寫,就已經把我的素材庫關閉了一半了。
另外一個素材來源,就是自己的當下的生活。
我每天大概有12個小時的時間,是在公司里,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時間,也多是在路上或者睡覺。
所以說,凡是(在順豐)工作的人,都是沒有生活的。
有人說了,你的工作不能寫,生活沒得寫,那你就寫一寫你的回憶的啊?
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
要說我的回憶,那花花綠綠的故事,講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但是關注我公眾號的小伙伴,也有很多是從我大學時候就開始關注我的(那時候還沒有微信,他們就在騰訊空間里關注我的文章)。
如果我現在寫過去的事,你們是開心了,但是卻對他們不住了。
而且,在幾個月前,我的公眾號還沒開通原創功能的時候,
就有小伙伴給我留言:
大賢,你別再寫你旅行的故事啦,看膩啦!
于我自己而言,也是有這樣的想法,我主張生活是向前看的,
不能總是回顧過去的事情,即使那會兒再精彩,再曲折,也畢竟是過去的舊事。
再者說,公眾號已經開通了原創功能,這原創兩個字,不僅說的是,要寫別人沒寫過的,而且還要是自己沒寫過的,這才叫原創吶!
最近的二十多篇文章里,阿卉卉至少贊賞了半數以上。
那天我跟她開玩笑:
你要不要辦個年卡啊?
她傲嬌的回答我說:
才不要,我是看到寫的不錯的才贊賞。
寫的不好的,我才不會贊賞!
她的這句話,顯然撩起了我每天都更新文章的志氣。
每次把更新的文章發到朋友圈里,我都在期待她的贊賞。
如果她哪天沒有贊賞,我就會反思自己的問題,是標題取的不夠好,還是文章立意有問題。
倒是有幾次,她很爽快的贊賞了我的文章,但是我卻覺得這些文章寫的并不是很好。
所以如果她哪天不贊賞我的文章了,我就會懷疑,她的審美水平肯定是有問題的。
【賤笑】
類似于阿卉卉這樣的“腦殘粉”,還有阿西,
起初我跟他并不認識,只是他贊賞我的頻率非常之高,讓我“二丈的腦袋摸不著和尚”,
直到后來,我在公眾號的后臺發留言感謝他,他才回復我:
不用感謝我,我支持原創文章和有償閱讀,只有這樣子,你們才更有動力去創作。
說實話,如果說人活在這個世上,真的有“知己”這種東西的話,這樣的人應該就稱得上是知己。
支持原創,支持有償閱讀,在我們這個幾千年來都踐行“拿來主義”的“文明古國”,不得不是一個文化的變異和升華。
最近這幾天,因為公眾號推廣的關系,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時候看到寫的不錯的文章,自己也會忍不住贊賞,這不是可憐你,也不是“賞給你”,而是從心底覺得,你這篇文章寫的真好,真的值得贊賞。
雖然我寫文的目的,簡單粗暴的講,就是為了賺錢。但是我從來不敢在朋友圈里喊著讓別人來贊賞,因為我深知,有三兩個朋友的贊賞,就沾沾自喜,是相當危險的。
我要不斷的修煉,修煉到即使你是一個陌生人,看到我的文章,會從心底感受都震撼,會有靈魂的共鳴和顫抖,會從心底覺得,這個文章贊賞的值了,
只有這樣,我的文章才會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和創造里,離開了這個,其他的都是扯淡。
這兩天晚上睡覺前,都在看加布瑞埃拉的《島上書店》,還有幾天就看完了。
每次看書的時候,我都在想,這特么比看“神劇”,有趣多了。
好了,就醬紫吧,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