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深圳大運會開幕的日子,七年前,我因為大運會來到深圳這個城市,開始在這里扎根,回看這七年,感慨萬千……
來深圳之前的我
在選擇的路口思索不定,人生的下一步往哪走?痛定思痛,決定轉換跑道,爭取再三,終于進入大運會項目組,感恩自己在面試結果公布的前晚,我給福哥的電話,那是一通改變結果的電話,通過自己的內心聲音,福哥使用了女生在大運場館運作團隊,我知道這個崗位的辛苦,絕對比我在汕頭,汕尾的工作苦得多,累得多,但,這確實我想要的,我不會在一個舒適區停留太久,陪在父母身邊多好,而我一直知道,是父母在照顧我,大學沒有遠行,工作也沒遠行……在父母眼中,只要乖乖的,在眼前看著,然后結婚生子就行了,為了不過被安排好的路,在走出校門的我就開始不乖了,不做老師,去跑業務,去干別人認為很累的活,因為我知道,被安排好的路是欠下此生人情的我,是活在他人眼中的人生,正是這樣的我,明確目標后,是一定要達成的,所以才有給福哥的電話,所以才會來到深圳!
2011,行大運
喊著行大運的口號,這是一個精神指引,誰都知道大運項目組的活不好干,所以有這句話來個心理安慰。
深圳政府也沒整過大型項目,雖說可口可樂是一家最早投入大型項目的公司,但在不同的水土有不同的反應,更何況在一堆沒有經歷過大型項目的人面前,摸著石頭過河是必然的,我們項目組通過分工,我負責開閉幕式兩個重要環節,兼顧小場館-會展中心、福田體育公園,深圳高級中學籃球足球訓練場。
項目開始之初,只有單人責任前期計劃及物料采購等工作,有些新場館也沒竣工,記得去到開幕式場地深圳灣體育公園-春繭,那是泥土飛揚,工程隊加班加點的場景。慢慢地,我的小團隊不斷組建起來,有5個場館主任陸續到崗,那是來自中國30多個裝瓶廠不同系統的同事:山東的梅海洋、長春的胡開明、杭州的宋雷、內蒙古的姜微、齊齊哈爾的張清泉,這是與我奮戰不到半年的隊友,在接下來的一幕幕,離不開這5個兄弟姐妹,我們有過笑,有過淚,一起流汗,一起爭吵……記得我們抱頭痛哭的時候,那是直至心痛的感覺,因為他們,我成長了許多,感謝你們,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有過一段此生難忘的工作經歷……
記憶被打開一樣,畫面一幕幕涌現:我們在福田體育公園搬冰柜;我們在深圳灣開幕式前期的冰柜安排,集裝箱放置,流線上品牌如何呈現,開幕式3次的預演,如何安排數百名的營運隊員開展人海戰術,多少人腳底走到起泡了,場館如何大,我們每天無數次的轉圈,達到每個功能區的熟悉,如何更好的服務所有人群的用水……太多的畫面了的記錄,多想點點滴滴的描述,允許我接下來每一周年都來回憶,慢慢地拼湊這段難忘的工作經歷,這段有著無數面孔的歲月流年,或許都會漸漸忘了誰,但,當年經歷的累與苦,淚與笑,都已刻入我們的體內。
大運后的我
我進入大運項目組,從3月到11月,不到一年的時間,卻是我成長最多的,忘不掉團隊人員對我的工作點評,為人處事的點評,那是質的突破,我是全身心的脫變,全身心的震蕩,可以說是工作到人性神一般的轉折點,我無比地感恩給過我笑容、責罵、淚水、擁抱、無情、冷漠、教導……無論是開心的還是悲傷的,那都是滋養我成長的甘露,感恩!
所有的情緒都有著能量,當我在成長的過程,我痛苦不堪,承受各種情緒在身上的歷練,他人的,自身的,都一一體驗,平靜之后,我努力的復盤,承認自己的不足,肯定他人的優秀,突然發現,這股力量無比強大,同時,不斷去深化這股力量,好好感受力量的存在,因為這是推動我成長。
七年了,往往回想大運會的每一幕,這股力量就會出現,在體內涌動,為身為大運人而不一樣,而更奮進,行大運的精神暗號是持續在我們這群大運人身上,不增不滅,延續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