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父母是很典型的重男輕女的代表,一連生下我們姐妹三個后仍不死心,堅持又生了第四個,好在這次生下的是個兒子。據說在我弟弟出生之前,我父親每次喝醉酒都哭訴自己要絕后了。在我們那個地方,如果實在生不出男孩,就會干脆去買一個兒子。這種違法的買賣特別普遍,一個小小的村子,保守估計買來的孩子也得有二十幾個。光我們家周邊住的鄰居就有四五家都是買來的兒子。
從小到大,但凡有爭執,父母必然是偏幫我弟,訓斥我們姐妹三個,這種特殊的維護自不必多說。而尤其過分的一件事是逼我們姐妹三個給弟弟買房子。弟弟畢業后,在天津找了一份工作,公司提供住宿。剛畢業,有個可靠的住處已經相當不錯了。我媽可不這么想,天天唉聲嘆氣,說身為父母,也沒給兒子攢下買房的錢,人家那個誰誰就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我們姐妹幾個買房子的時候,她可從來沒有這種說法。)起初我們姐妹幾個勸她說,就現在這個房價,能有多少父母能給孩子在一二線城市買得起房子的,慢慢來吧。公司這不提供住宿呢,我們三個也不是一畢業就買房的,不都是工作幾年攢齊首付然后貸款買的。我媽則說:“如果不是供你們上學,怎么就買不起房子,兒子的房子是我們應該給買的。”
聽了這話,我們姐妹三個目瞪口呆,且不說父母養育未成年子女是義務,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沒有什么額外收入,即便他們一輩子不吃不喝,也絕對攢不夠在一二線城市買房子的首付,更何況我弟弟上學的錢還是我大姐出的。但是這些理兒你如果想跟一個農村老太太去講,那是絕對講不通的。我媽就覺得她的一切是兒子的,供女兒上學,是花了兒子的錢。這樣的想法很令我們幾個女兒寒心。在這件事上,父母各種戲碼輪番上演,旁敲側擊、苦情戲、道德綁架…,畢竟是自己的家人,我們姐妹三個終歸還是狠不下心,東挪西湊給弟弟支付了房子的首付。
(二)
一個朋友小D談起她家里的事情,同樣讓人火冒三丈。小D是一個很努力上進的人,專業水平高,工作兢兢業業,頗受領導賞識,很快升成公司的管理層,拿著一份不錯的薪水。她有一個弟弟,比她小不了幾歲,大學畢業后,找的工作始終不如意,生活不算富足。小D的父母在農村,歲數大了,也就不種地了,基本沒什么經濟來源,所以一直是小D負責他們的一應花銷。小D的弟弟對于父母的生活費從來不管。這還不算,小D的母親還經常來哭訴,說她弟弟生活如何如何不如意,她弟弟的孩子缺這個少那個。小D也很心疼自己的外甥,凡是她母親提出需要給她外甥買的東西,她都給買了。后來,小D的外甥要上大學了,她母親竟然非常強硬的讓她給外甥出學費。那時,她剛買了房子,供著房貸,而且也有孩子要養,經濟壓力很大,跟母親實話實說自己也并不很寬裕,這個學費沒法出。她母親當即大發雷霆:“那是你弟弟,是我們家唯一的兒子,以后我跟你爸還指著他呢!”
小D一腔憤懣無處發泄,跟我們大倒苦水:“你說我爸媽這什么腦子?他們的生活費全部是我管,每一次看病都是我出錢出力,結果我受累不討好,她還說兒子是她唯一指望,她到底是指著兒子干什么!這也太過分了,竟然還要我管我弟的孩子,我管得著么我!”
(三)
老一輩重男輕女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很難扭轉的。他們的重男輕女不光表現在對待自己的孩子,甚至還表現在對待自己孩子的孩子。我媽對待我女兒和我姐的兒子就是完全不同的態度。她特別疼我姐的兒子,在得知我生的是女兒后,就把原本別人送給我女兒的很多玩具、衣服自己做主收拾了一大部分給我姐的孩子,問都沒問我一聲。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難以原諒她對我女兒的漠視。
我一直就極度厭惡父母的偏心,因此對于重男輕女,更是深惡痛絕。重男輕女所引發的是男女不平等,所以,我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男孩女孩一個樣,都要自立,男女一定要平等。就我自己的家庭來說,我和老公都是上班族,都可以自給自足。家務活要兩個人一起干,不光是打掃衛生,諸如疏通下水道、維修個家具家電什么的,兩個人都可以上手。
其實到了我們70后、80后這一代人成為父母,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減弱了不少,但是,僅僅是減弱而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會相當猖狂的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小一點的城市往往會動用各種手段只為一舉得男,比如吃各種神仙藥,拜佛,B超查出是女孩就直接打掉,等等,簡直是窮極一切手段。女人在這種情況下,都不被當人看,只能算作生孩子的機器。一二線城市人們要理智的多,重男輕女的程度也會比小一點的城市好很多,一方面是在生活、工作壓力山大的情況下,不允許為了生男孩就不管不顧生活現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們的思想要開放很多。
但即便是在一二線城市,仍然不乏這樣的情況:比如見到有人懷孕,要說一看就知道懷的是男孩,這樣“恭維”準沒錯,如果你說人家懷的是女孩,可能對方就不高興了。
(四)
現在很多家庭聲稱自己重女輕男,或者說男女一個樣,那是偽男女平等。為什么呢?因為這種論調往往基于一個觀點:女孩是招商銀行,男孩是建設銀行。很多人之所以認為生女孩好,是源于生女孩壓力小,不需要給買房子。這樣的說法,往往有一種想要男孩而不得就只能自我安慰的酸溜溜的感覺,說白了不過就是重男輕女的變形而已。男孩你就要給他買房子,女孩就不需要準備什么?這難道不正折射出男女的不平等,展現出男性地位的更為重要?男的就要買房養家,就是家庭支柱,而女性只需要享受對方所提供的一切就可以?現在都什么年代了,一般家庭的支柱往往都是男女雙方,而且女性大部分都可以自給自足(即便是全職媽媽,也可以說是身兼數職,價值更是不可估量),甚至很多比男性更為出色,而真正需要男人供養的女人少之又少,然而認為女人應該由男人供養的這種老舊觀念卻一直沒有改變過,并且還時時侵蝕現代人的思想。
我有個朋友,家里只有一個女兒。她經常說,我可不想讓我們家孩子太累了,那么拼干嘛,女孩子沒必要學習太好,差不多就行了。表面看來這是心疼女兒,實則這種論調更多的是對女孩的一種輕視。我想她的言外話是:以后找個好老公就成了。這不就是妥妥的看不起女孩么?
(五)
男孩女孩在教育的時候,最好要講求一種無差別教育。不是說男孩一定要玩汽車飛機機器人,女孩一定要玩洋娃娃過家家,好像男孩不玩硬朗的玩具卻喜歡娃娃鮮花就變得娘娘腔,女孩玩飛機大炮就很沒女孩樣兒。只要孩子喜歡,玩什么都可以。男孩一樣可以溫柔,女孩一樣可以豪邁。男女的很多區別,都是人類自己逐漸臆想出來的,最后成為大家公認的一些行為準則,但是這些規則也好準則也好是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當它不適用于這個社會的時候,就要干脆的扔掉。仔細想想,在人類最初始的階段哪里會對男女的區別有這么多的條條框框呢,所以為什么要用這些莫須有的規矩去束縛自己的孩子。
我在生孩子之前對男孩女孩并沒有什么概念,但是可能也受父輩的一些影響,覺得如果要生,不如生個男孩皆大歡喜。然而當我生下女兒后,想法完全變了。忽然覺得只要是她就好,是男是女,我壓根不在乎,也愈加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重男輕女這種現象。那么冰雪可愛玲瓏剔透的娃娃,竟然會有人因為他是男或者是女而不喜歡?
我不會因為她是女孩,就要她只玩洋娃娃,穿公主裙,或者縱容她可以不努力學習。我不希望她做那種特別柔弱需要別人照顧的女孩,希望她以后能獨立自主,可以貌美如花,氣質優雅,也可以挽起袖子揮汗如雨修理電器下水道。她一定要有自己為之拼搏一生的事業,而絕不去做依附男人的那種女性。
畢竟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一樣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