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男友幾天沒有聯系女友,女友感覺自己被冷落,被忽視,當男友聯系女友時,女友會玩點小脾氣,顯露出些許抱怨。
比如下面這種場景應該是生活中常見的:
女:你好多天都不聯系我!
男:我實在很忙
女:你忙的連發個微信的時間都沒有嗎?
男:忙的時候手機都顧不上看
女:你總要看客戶信息吧?
男:真的很忙,每天工作到晚上11點多才睡(解釋不過去了,開始轉移解釋方向)
女:那你還是不想我,想我你能睡著?
男:本來昨天晚上有個空要聯系你,可是一同事臨時有事……(再次解釋不過去了,開始轉移解釋方向)
女:恩,是的,連你同事都比我重要,你就是不愛我!
男:咱別這樣好嗎?(再次解釋不過去了,開始利用上推,防守轉進攻)
女:我哪樣啦?
男:我真的是有事
女:都是借口,你就是不想我!
是不是越解釋越糊涂,越解釋越生氣?
在低安全感狀態下,女性確實容易產生上推性思維,比如把不聯系的事實上推到不想不愛的判斷。很多男士也會隨之不知不覺掉入這個陷阱,拼命解釋自己“不是不想不愛”。
基于此,男人處理這類事件的思維邏輯是這樣的:
你抱怨我不聯系你——那我給你解釋一下不聯系的原因——不是我不想聯系你而是因為客觀原因不能聯系你——你接受了原因也就理解了我——理解了我你就不憤怒了。
所以男人們面對這種場景,慣用的方法是:解釋,給出一堆客觀理由,當理由被質問的時候,又會出現新的理由,理由不斷變化。
最終就是一個意思:我其實很想你,很想聯系你,只是我沒有時間聯系你
然而,結果是,這種邏輯不湊效!
如果男人搞不清楚女友要什么,自己就會被繞進解釋的怪圈丟掉半條命。
抱怨背后代表著求關注,而不是求對錯。
不明白這點,男人就只能在被折騰到無語的時候,留下一句“無理取鬧”,嗯,恰恰女人要的不是理,她要的是感受。感受好了,她可以超越常理的對你好,感受不好,她可以超越常理地折騰你。
女人不是不講理,恰恰這里面的理,女人再清楚不過。
男人這時候往往開始為自己找理由,希望這些理由可以讓女友理解自己情有可原從而讓她不再憤怒。然而,這種“解釋式”的回應模式,只是關注自己的需要,沒有關注女友的需要。
其實,真正能讓女友不再憤怒的方法不是“因為理解了你所以我不再憤怒”而是“因為我被理解所以我不再憤怒”。女友此刻的需要不是理解男友,而是希望男友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思念之情以及失落之意。雙方的需要是不一樣的,而生活中很多情感問題的出現都源于此。
一旦出現問題,雙方都各自努力讓對方理解自己的做法情有可原,卻忽略了對對方感受的關注和認同。這樣的做法潛在的否定了對方的感受(是的,你不應該生氣,因為你想多了,你誤會我了)。
真正讓人舒服的思維思路應該是——我理解你的失落,因為我確實好多天沒聯系你,而你希望得到我的消息。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可能,女人會因為理解了伴侶而停止抱怨,但是,只有自己被伴侶理解的時候才更愛他。雖然生活中雙方經常會因為誤會而產生憤怒,這時候需要我們解釋清楚誤會,讓雙方釋然從而和好如初。但是這種情況恰恰不是誤會,因為愛情的表達方式很多,哪怕是微信上一個吻的圖標,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愛意。除非你突然掉入外太空完全失聯,否則你最好別說出無關痛癢的理由。
有些男人會認為,找理由正是想說明“我心里重視你,但是行動上我實在有困難”。真的嗎?其實,女人這時候并不想接受理由,特別是明顯有操作余地的理由(比如忙),這些理由中的漏洞就更容易被發現。
之所以理由有漏洞,問題就出在,“沒時間”本就不是導致不聯系的充分條件。越是強調,越會讓女人覺得男人不重視自己。之所以女人會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恰恰是因為這些理由不是真相。
只要不是真相,就必然會被揭穿。
當然,我這里所說的“真相”,不是說男友說他忙是謊話,他事情很多很忙,確實可能是真的。我所說的“真相”,指的是:男友不聯系女友的原因并非“心里很想聯系女友,但是因為事情多顧不上聯系”,而是“事情多所以忽略了女友”。
但是,人們往往不愿意承認“我太忙了,暫時忽略了你,甚至忘記了你”,或者“我生病了,很難受,只想睡覺,沒有想你”。所以,總是借口“我真的太忙了”來表達“我其實很想你,真的想你到無奈,但是我就是沒有時間發個微信”。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有生活經驗,我們都知道,很少有人真的忙得完全沒有時間發微信給自己很想念很想聯系的那個人。
相反,你很忙沒有心思發微信,你生病了很難受沒有心情發微信,這都可以理解。偏偏“很忙沒時間”是不可理解的。
所以,逃避真相的理由,永遠都是借口。
我們總是出于擔憂不敢表達真相而尋找逃避真相的借口(借口極易被識破),而借口往往會讓人更難受。
男人們總是覺得主觀上不想念是不對的,而客觀上無法實施想念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這種想法在生活中太多了。我們總是覺得主觀上不去做某事就是自己的問題,客觀上不能做某事就可以讓自己擺脫罪責。這種想法有時候也確實湊效。比如朋友借錢,抹不開面子,找一些客觀原因,比如錢剛投個一個定投不好取出來等等,確實可以避免尷尬。反正你是不是投個定投沒有人知道,對方只要不想撕破臉,半信半疑也就不計較了。但是,情感問題有一個區別,就是我們每個人對情感的投入是可以類比的,是可以分析的。
而真正的真相,即便是剛聽到的那一刻會讓人有點失落,但是雙方學會接納真相,才是關系長久的根本。
越是真實的情感,越容易被理解。
那么,我們到底該如何做?
敢于承認,勇于理解
大家先對比兩個對話:
女:你好多天沒聯系我!
男:我很忙,工作上忙不開,后來生病
女:你好多天沒聯系我!
男:這幾天的忙碌讓我有點忽略你了,讓你難過了,再忙我也不該忽略你,是我的錯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這兩種回復帶給自己的感受。
這個并非只是玩花言巧語,背后體現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前者是試圖證明我沒錯,我愛你戀你就是條件不允許;
后者是承認我錯了,即便是條件不允許也是我的錯,因為這個條件是我的條件(我的條件也是自己的問題,與你無關)。
前者造成的結果是——即便女友強迫自己理解了男友,她也會這么想:是的,他忙,我不能追究他,繼續追究說明我不懂道理,可是我真的委屈(事態平息,女友理解了男友,但是她的委屈并沒有消失:你連聯系我的時間都沒有,我還愛個啥呢)。
后者造成的結果是——女友會這么想:即使條件不允許,他都會為他條件不允許而道歉,我還有什么好追究的(他那么忙,都還為沒關注我道歉,我真的不該為難他,女友的委屈消失了)
你理解了她,讓她的感受得到認同,她也會理解你。
好了,會不會有人說,為啥她就不能先理解我很忙的情況呢?而要我先理解她?
因為“你很忙”是事實,不是感受,她不知道你很忙的情況下對她的感受,而她抱怨你的時候,感受是很明顯的,就是因為“思而不得”而難過。當一個人流露感受的時候,就是開放交流的時候,而你在很忙的時候是關閉交流的,所以,當她開始交流,你就要尊重她交流出來的感受,然后再表達自己的感受。
好的交流即如此:
A向B表達了感受,B最好先尊重A的感受,然后表達自己。卻不能在A向B表達感受之后,B直接說“你不應該產生這樣的感受,因為你誤會我了!”。
而找理由就類似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