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的電影雖然買回來很久,我也覺得會是一部不錯的片子。但是總找不到合適的心情去看。所以就會一放一兩年。今天女兒在我的影碟架上找她喜歡的電影,他選擇了《美食總動員》。但結果是她看了開頭,而我看到了最后。
? ? ? ?這部片子買了很久了,我也很喜歡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各種題材的故事,但是卻一直提不起興趣用時間看一次。過去只是在電視上看過幾個片段,大概了解劇情。但是當我今天看完這部片子的時候,感動的淚水自然而然的流出了我的眼眶。
? ? ? ?影片的內容恐怕大家都很了解,不必有過多的評述。但是影片帶給我們的感動和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卻是難能可貴的。讓最頂級美食評論家體味到食物的感動的,是一只老鼠做的雜菜煲。正像影片里說的“廚師出身之卑微讓人難以置信”。而且菜色的主料之簡單也是出人意料的。雜菜煲,顧名思義,是用多種蔬菜加上用心烹調得到的。多種蔬菜和用心這兩樣東西都是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擁有的,用這兩樣東西讓品嘗食物的人感動,有著不一般的有意義。因為這意味著所謂頂級美食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我們人人都可以擁有。這和很多美食節目所傳遞的制作美味對食材的挑剔、過程的復雜、配料的講究、操作的困難,大相徑庭。這就是片中那位已故食神常說的:“料理非難事”。
? ? ? ?在這部影片中,和我們的老鼠大廚一樣重要的是那位美食評論家。這是片中的另一個思想亮點。片中演繹了一個以挑剔食物和批評廚藝為職業的人,最終理解了美食的真諦。他在品嘗雜菜煲的時候想到了童年味道,在知道主廚是一只老鼠后,還會經常去光顧一家新開張的小餐廳,這種表現用我們中國人的語言描述就是境界的提升。這位美食評論家完成了從對美食的挑剔和拋棄,到學會對美食的感受和欣賞的過程。
? ? ? ?一直以來,人們對美食家的印象就是吃遍大江南北,口味刁鉆嚴苛,對待稍有不精的食物是寧棄不食,以挑剔食物的不足顯示自己美食家的身份。事實上這樣的人離成為“美食家”越來越遠。其實二者的區別并不在于對美食的品鑒上,而在于品鑒美食的目的。前者的品鑒、挑剔除了提高自己的身價,擁有品評甚至是決定別人的權利,還有就是要滿足自己越來越挑剔的口腹之欲。他們總是盯著食物的不好,稍有不滿就口誅筆伐,把自己標榜成品味和檔次的標準,讓一小部分人對自己推薦的食物趨之若鶩。所以就有了動用上百的人去找一顆松露、派船到阿拉斯加打撈深海魚類并用飛機運回、成堆的食材只取一小部分其余的扔掉。
? ? ? ?而一個真正的美食家,是要發現食物中的美味之處,懂得欣賞和珍惜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各種食物。讓更多的人學會品嘗食物的美味。這就是兩者的差別,前者的作用充其量是滿足一小部分人的貪得無厭,而后者是讓更多的人學會簡單快樂。事實上不止是美食,任何一個真正可以稱為“家”的人都是要在思想和行為上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在這一點上,我不得不提到臺灣的一檔飲食節目《吃遍臺灣》,這是一檔介紹臺灣小吃的節目。場所大多是路邊攤、小店、夜市,沒有大的餐廳、賓館,品評美食的就是節目主持人。但是那位主持人真稱的上是一位美食家,從他品嘗食物的表情到形容食物的語言,都體現出對食物的細細品味,和其中美妙滋味的享受。也許只是一碗豬肝湯,但是他的表情和語言都讓人們感到這是食指大動的美味。他的描述讓這些平凡簡單但是用心制作的食物,變得那么誘人,讓觀每一個人都有去吃的沖動,都覺得是一種享受。不管你是商業大亨,還是市井小民,都會去喝一碗豬肝湯加一份蔥油餅。這就是簡單食材用心制作,再加上懂得珍惜欣賞所得到的結果。
? ? ? ?懂得珍惜才不會浪費,不會浪費就不會過度,不會過度才會有饑餓,有饑餓才會有食欲。而食欲真可以稱得上是世間第一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