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去買菜回來,看到同事抱著一歲的兒子站在我家門口。
我預感有什么不好的事發生,因為他們一家人昨晚已經離開去市區的房子了。她轉過來的時候,我分明看到了她紅腫的雙眼,眼淚還在里面打轉,但她還是堅強地在逗兒子笑。
同事跟我說,難得有個假期,她跟老公說好一家人帶孩子出去玩。可昨天晚上孩子哭鬧不停,不管她怎么哄直到半夜了也不睡覺,她也很無奈。老公耐不住煩,起來直接罵她是腦殘,連個孩子都帶不好。然后一大早把他們娘倆趕回來了,她抱著孩子轉了幾趟車回來的。
聽同事的語氣,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她有過想離婚的念頭。可是自己這些年沒攢下一分錢,離婚要不到孩子,就默默的放棄了。我知道,她是鼓起莫大的勇氣才有這樣的選擇,盡管艱難。
如果她有錢,情況會不會好轉呢?如果她自己有積蓄,即使不離婚,在那個家她也可以有底氣一點;如果她有積蓄,她可以灑脫地離去,有資本要回孩子的撫養權,她也不至于過得如此痛苦。
人們總說,錢財乃身外之物,何必看得太重?
真的是這樣么?金錢能給你帶來什么?
日常生活,吃穿住用行,哪一樣不需要錢?沒有錢,寸步難行!
必要時,金錢還能買回生命。
這讓我想起最近熱播的《歡樂頌》,在第一部的時候有這么一個場景:
樊勝美的父親病了,急需10萬元的手續費,這個時候的樊勝美焦頭爛額,打電話借遍了周邊,結果不如人意。樊母情急之下,啪的一聲跪到曲筱綃面前,拉扯、央求著她借錢給樊勝美,嚇得曲筱綃爬上墻去。最后是樊家拿房子抵押,巍渭借了10萬元給他們,挽回了樊父的生命。
若不是恰巧身邊這幫人有錢,樊勝美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父親離去。這時候,錢顯得格外重要。
沒有人會想出現意外,可是,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沒有金錢做后盾,我們永遠沒有安全感。
如樊勝美,一個人在上海打拼多年,自己沒有積蓄,始終沒有一點安全感。
20多歲,很多人夢想把生活過得跟安迪一樣,卻一不小心過成了樊勝美的樣子。
樊勝美,在上海奮斗多年,是公司的資深HR,想必工資也不低。但為什么生活過得如此落魄,有時候甚至不如剛工作的邱瑩瑩和關雎爾。
沒有理性的消費觀念
劇中樊勝美聰明,但也是一個非常愛慕虛榮的人。
明明沒有錢,卻要裝出一副很有錢人的樣子。買名貴的包包,敷幾百塊錢一片的面膜,買了滿屋子裝不下的衣服、鞋子。享受自己在別人面前顯得高貴的樣子,要我說,這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多打扮自己也是一種投資,但是,一定要理性消費,量力而行。
再多的錢也是經不住揮霍的,我們要學會理性的對待消費,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要不,即使年薪百萬,你也同樣是一個窮光蛋。在面對欲望時,人總是容易失去理智,所以一定要先存錢后花錢,為自己強制儲蓄。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想要儲蓄,可不能任由自己的心情為準則。我們要理清自己什么東西該買,什么不該買。就是把消費分成三個層次:必需,需要,想要。先滿足生活基本需求,需要的東西適當買,想要的東西可以作為自己的獎勵,偶爾買。為了能夠有錢投資,放棄眼前的一些享受時值得的。
假設樊勝美每個月工資10000,如果每個月的儲蓄率能達到為30%,一個月有3000,一年也有36000,加上年終獎,40000肯定是有的。即使不會其他的,放在余額寶,日積月累,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子。
投資自己的方式不對
舍得給自己下本錢投資自己,才能讓自己快速成長,變得優秀!
我們普通人投資自己的方式無外乎兩種
一種是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增加本職收入。樊勝美智商高、情商高,工作能力也不弱。可是,這么多年她也不見有提高,她完全可以在工作上多上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工作效率。對公司的貢獻大了,加薪什么的自然不在話下。而不是讓自己得過且過,混成職場老油條。
另一方面,對自己的投資可以是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新的技能。可以是有利于本職工作技能,又或者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它也可能成為開源的渠道。對于年輕人的財富積累初級階段,節流的同時能夠開源,齊頭并進,是最快提升自己和增加收入的方法。
然而,樊勝美把一切都寄托在了男人身上,她一心想做的就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去勾搭各路有錢人,指望有一天飛上枝頭變鳳凰,就可以脫離苦海了。所以她經常出入與各種歡樂場所,流連于“富人”之間。
她以為憑借自己的美貌可以掐尖,能夠釣到金龜婿,而別人只是垂涎她的美貌,僅此而已,從心底里是看不起她的。要不也不會在樊父病重急需用錢的時候,她1000塊都借不到。
很多人可能都覺得,樊勝美雖然有點討厭,但是她挺可憐的,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一切都源于她自己,對于父母不合理的壓榨,她不能夠保住自己的底限。明知那是一個無底洞,卻不曾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把自己搭進去。
女人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可以不依附任何人而生活得很好,做到人格獨立,經濟獨立。前提是自己要懂得努力,有真確對待金錢的姿勢。
從樊勝美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的:
要學會控制風險,借錢給別人之前一定要考察對方是否能夠償還;
要有理性的消費觀念,不能放縱自己的欲望;
合理的投資自己,讓自己迅速成長;
防患于未然,給自己的生活上個保險。
錢什么時候都不會嫌多,為了實現財富自由,應該早日踏上理財之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井然有序。
20歲的我們,可以選擇像樊勝美一樣地生活,也可以把生活過成像安迪的樣子,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努力,連安迪喝的水我們都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