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室友J跟我說了一件事情。
去年國慶,我做了一件讓J特別生氣的事情。
當時J在外地,和她的學(xué)姐在一起。當她跟學(xué)姐抱怨起這件事時,學(xué)姐義憤填膺地說:“這還不撕?這種室友要了干嘛?”
J當時確實很生氣,但她還是非常克制地給我發(fā)了消息。說我做的這件事在情感層面對她的傷害,以及她對我在做事方面的看法。
當時的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誠懇地向她道了歉。J之后也接受了我的道歉。
溝通過后,我們的關(guān)系恢復(fù)如初。直到現(xiàn)在,這件事情在我們宿舍里也并非什么禁忌的話題,大家在談?wù)撈疬@件事的時候,并不會感覺到尷尬,或是出現(xiàn)氣氛微妙的情況。
我聽完之后,對J說:“還好你當時沒有聽她們的話來撕我。”
J說:“我知道的,我跟你是什么關(guān)系,我跟她們是什么關(guān)系?我們兩個之間只有這一件矛盾,我何必因為這一件矛盾跟你撕逼呢?況且有什么事情,大家說開了不就好了。”
是啊,有什么事大家說開了不就好了?
前段時間,我聽聞了一些身邊人關(guān)系的傳言。
在我聽說這些事情的經(jīng)過的時候,有一件事情讓我感覺特別地不可思議。
有些矛盾其實兩個人直接當面溝通可能也就沒什么了,但是她們常常都會先向他人尋求意見。
在敘述事情經(jīng)過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自己的主觀臆斷,而那個聽取意見的人,往往會顧及她們的心情順著她們的意說話不是嗎?
甚至還會有像J的學(xué)姐那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在一旁煽風點火的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J一樣心明如鏡的,許多人還沒有脫離青春期的心境,對于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的矛盾,很難做到第一時間冷靜下來去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時,旁人的這種行為,就會導(dǎo)致當事人對矛盾另一方的怒火越燒越旺,并且進一步將自己的主觀臆斷當做事實依據(jù)。
我和J的矛盾,還是確實有誰對誰錯之分,不存在誤會的。但事實上,更多地矛盾是因誤會而起,面對因誤會而起的矛盾,如果你去順著某一方的感情,任她發(fā)泄,甚至煽風點火……那么,很有可能你的一句話,就導(dǎo)致了別人的關(guān)系破裂。
這樣真的好嗎?
我一直是一個不太會掩飾自己情緒的人,同理心也特別強。
所以很多時候,當我的朋友跟我抱怨起她遇到的誰誰誰多么奇葩的時候,我向來是跟著朋友一起對“奇葩”進行聲討的,哪怕我對“奇葩”根本一點都不了解。在我看來,我的朋友需要一個情緒的發(fā)泄口,而我所做的,是幫助她更進一步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可同時,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會加劇朋友的怒火,讓她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做出決定不是嗎?
之前的我,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現(xiàn)在,要是再面對朋友對他人的抱怨,在只聽到一面之詞的情況下,我真的不會再去“順”著誰了。我會讓她先冷靜一下,找點東西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或者不表態(tài),只做一個傾瀉的對象。
我覺得,在人際交往中和他人產(chǎn)生矛盾,向別人抱怨、發(fā)泄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重要的是,不要被這種負面的情緒左右自己的判斷。尤其是在人際關(guān)系方面,任何決定都要冷靜之后,三思而后行。正如我的朋友王小姐所說:“發(fā)泄歸發(fā)泄,但是人際關(guān)系不是兒戲,還是自己來決定吧。”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直面矛盾是解決矛盾的前提,“就事論事”是解決矛盾的關(guān)鍵。
繼續(xù)拿我和J的事情為例。在這個過程中,J首先選擇了以發(fā)送文字消息的方式跟我進行直面的溝通,接著在消息里客觀而又明確地整理了事情的經(jīng)過,提出了我們產(chǎn)生矛盾的原因是我犯了錯誤的看法,并描述了她的感受。我在看了她發(fā)給我的消息后,立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對她感情造成的傷害,于是我誠懇地向她道歉,并表示以后有什么問題J也可以跟我直接提出來。
很多矛盾,其實在“直面矛盾”的環(huán)節(jié),就能夠化解,只是矛盾雙方誰都不愿意先拉下臉。所以誤會的迷霧會愈發(fā)濃厚,以至于最后兩人都看不清對方的真面目。
至于“就事論事”,實際上就是不要因為一件事,就去輕率地完全否定一個人。
其實對于身邊的人,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看法。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肯定也有,畢竟一個人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招人喜歡。
我現(xiàn)在對一個人的態(tài)度,基本上就是根據(jù)TA跟我相處時對我的態(tài)度決定的。
哪怕這個人可能風評不太好,但只要TA對我還比較友善,那我也會還以TA相同程度的友善的。因為在我心中,雖然他有一些負評,但這些負評并不足以抵消他對我的善意,畢竟所謂風評什么的,有可能是謠言以訛傳訛,只有我跟TA相處時所感受到的,才是我在判斷這個人怎么樣的時候可以實際依憑的。
在跟王小姐討論這些看法的時候,王小姐說:“以我們的性格來看,有時候一些不被大眾所接受的觀念我們也是坦然接受了,所以別人的標準和我們是差別很大的。”
我:“反正我一直都是特立獨行的人,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