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向來是周王室的重要卿士,當年周成王的一片桐葉戲言,成就了后來數(shù)百年的晉國霸業(yè)。
而在晉國建國初期,同樣也沒能避免人心的貪婪、混亂的朝局,從晉國小宗曲沃桓叔(成師)開始,三代人輪番上陣,不遺余力地奪取晉國正統(tǒng)地位,這一宗族之間的大戰(zhàn)足足持續(xù)了數(shù)十年之久。
這事兒還要從晉穆侯說起。
晉穆侯的夫人姜氏因為在條之戰(zhàn)的時候生下了太子,故此取名為仇。而弟弟在千畝之戰(zhàn)時出生,便被叫做成師。
哥哥和弟弟都在戰(zhàn)時出生,不得不說太巧了,或許冥冥之中,也預(yù)示著這兩族日后的爭斗不休。
這樣奇怪的取名方式,曾經(jīng)也引起過大夫師服的質(zhì)疑,那個時候,恩愛夫妻稱之為妃,怨偶稱之為仇,古來如此。如今,國君給兒子取了個怨偶的稱呼,恐怕離晉國動亂不遠了。
師服的預(yù)言果然成真,魯惠公二十四年,晉國開始動亂。在此之前,太子仇已經(jīng)繼承了晉國國君的位子,是為晉文侯。他死后,兒子晉昭侯即位。
許是為了表達對叔叔的敬意,這位乖巧的侄兒將成師封在了曲沃。這一封,就封出了大問題。
原來,曲沃這個地方比國君的都邑翼城還要大,這下晉昭侯可以說是弄巧成拙。封地的廣闊不僅沒讓成師心存感激,反而刺激了他的野心膨脹。
魯惠公三十年,晉國臣子潘父弒君,殺了晉昭侯并擁立成師,誰知道人心思晉,晉國人一起攻打成師之兵,將其打回曲沃,最終晉國立了昭侯的兒子孝侯為君。
曲沃小宗的第一次反叛努力宣告失敗,成師去世,其子曲沃莊伯繼位。這位莊伯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眼睛緊緊盯著大宗這塊肥肉,咬死了不松口。
魯惠公四十五年,莊伯攻打翼城,在這場戰(zhàn)役里,他殺死了自己的堂侄子晉孝侯,然而,“大逆滅親”后,莊伯并未如愿。
他重復(fù)了自己父親的命運,被晉國人群起而攻之,打回了曲沃,晉國又立了孝侯的兒子鄂侯(左傳上稱是孝侯的弟弟)。
鄂侯的運氣比他的父親和爺爺都好,在他當政期間,曲沃莊伯并沒有什么動作。六年之后,鄂侯去世,曲沃莊伯聽到侄孫去世的消息,立馬精神抖擻,重整旗鼓、興兵伐翼。
這一次,連周桓王都坐不住了,他派出了虢公進攻曲沃,趕跑了莊伯,鄂侯的兒子哀侯被立為晉國國君。
就這樣,曲沃的第二次反叛大業(yè)在莊伯的手里終止,不過沒關(guān)系,曲沃還有第三代繼承人,他就是曲沃武公。
晉哀侯八年,晉國侵犯陘廷,這下給了曲沃武公可乘之機,他說服陘廷聯(lián)合,雙方一起于第二年,討伐晉都,并成功俘虜晉哀侯,后又將其殺死。
晉人無奈,再立哀侯的兒子小子為君,稱為小子侯,而這個時候的曲沃,已經(jīng)越發(fā)強大,曲沃桓叔、莊伯兩代人的努力,眼看就要在武公的手里實現(xiàn)。
晉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誘騙小子侯來到曲沃,將其謀殺。周桓王見狀,再次派出虢仲來討伐武公,武公不敵,退回曲沃等待時機。
原本以為不用等待太久,畢竟這個時候曲沃的實力,已經(jīng)強于晉,然而讓武公意想不到的是,這一等就是二十八年。
晉侯緡二十八年,曲沃武公傾巢出擊,討伐晉侯緡,滅之。
滅晉之后,曲沃武公很聰明,他沒有像父親莊伯那樣和周王對立,而是趁著周釐王初立之時,將晉地的所有寶器都獻給了他。拿人錢財,與人消災(zāi),周釐王也是個聰明人,有了這些寶物后,他很爽快地將曲沃武公封為晉國國君,列為諸侯。
至此,曲沃小宗歷經(jīng)三代人,殺死晉國大宗五位國君,終于反叛成功。這場宗族間的戰(zhàn)局歷時六十七年,死亡無數(shù)人,戰(zhàn)況不可謂不慘烈。“曲沃代晉”后,武公更號為晉武公,由此拉開了晉國稱霸的序幕。
本號文章,皆為成周子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所用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