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vivi薇薇
轉載時請務必備注作者姓名
上回我們說到:
指鹿為馬的人性解讀?
始皇帝為何會選中趙高為胡亥的老師?
而胡亥又為何極度信任趙高?
今天我們還說這本書:
指鹿為馬的人性解讀
胡亥對父親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近于盲目,也成了他生存的依賴。始皇帝死后,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移情轉移到了老師趙高身上,最終釀成了身死國亡的悲劇。胡亥人性中的這樁隱情,隱藏在一個有名的故事當中,這個故事——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見于《史記 秦始皇本紀》。故事大意是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想篡位,怕群臣不服,設法預先測試一下,。他把一只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忍不住笑了說:"丞相搞錯了吧?把鹿說成了馬。"他當即問左右臣下們,臣下們或者沉默,或者說是馬,也有說是鹿的。事后,趙高網絡罪名,將說是鹿的人一一處治。從此以后,群臣都畏懼趙高。
指鹿為馬已經成為漢中的常用成語,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這個故事,也流傳到海外,日語中說傻瓜為"馬鹿",詞源就在這里。
1-中文以指鹿為馬比喻顛倒黑白,著眼點在于趙高,是基于趙高的行為生出的意義。
2-日語以"馬鹿"比喻傻瓜,著眼點在于二世,是基于二世的行為生出的意義。
這件故事作為故事來聽,非常有趣,傻瓜加騙子,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作為歷史來看,非常離奇。難以令人相信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重點來了:這個故事到底可信不可信?
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個歷史故事,是一個有特殊背景的歷史故事。這個特殊背景,就是胡亥與趙高之間的特殊關系。胡亥與趙高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趙高憑什么敢于在二世面前如此的顛倒黑白,而二世又為什么在趙高面前如同瞎了眼的傻瓜?
胡亥這個人,不善言辭,不喜歡交往,做事無城府而有些莽撞。他一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信任的人依賴極深,幾乎到了盲信的地步。秦始皇在世時,他對秦始皇就是這樣,就是我們面前所講到的,秦始皇之所以格外寵愛他的原因之一。胡亥的這個特點在始皇帝去世以后,非常明顯的轉移到他與老師趙高的關系上來。
歷史上真正的趙高
始皇帝親自為胡亥選定的老師,之所以選中趙高。
1-首先是出于對他的信任;
2-趙高出類拔萃的才能;
趙高早年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秦宮擔任尚書卒史,相當于秦王的秘書,長期在秦王嬴政身邊從事機要工作,后來被嬴政提拔為中車府令兼行璽符令事,就是秦王的御前的車馬班長兼管秦王的璽印,可謂是得到嬴政信任的心腹內臣。
PS:趙高曾經犯有大罪,蒙毅治以死罪,削其官籍,秦王嬴政憐惜其才,赦免其罪,官復原職,可見嬴政對趙高的器重。
趙高做了胡亥的老師以后,深得胡亥的信任。始皇帝去世以后,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與信任移情到趙高身上。他以后人生中的所有行動。都是在趙高的指導下進行的,可以說是事事聽從趙高。對于這點,可以舉出七件事來說明:
一,沙丘之謀,二十歲的胡亥之所以上了賊船,偽造遺詔,逼迫長兄扶蘇自殺,就是聽從了趙高的勸誘;
二,即位以后,他誅殺兄弟姐妹,斷絕了人間的親情,也是出于趙高的主意;
三,他曾經有意釋放蒙毅,重新啟用,在趙高的反對下,他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四,他苦惱生命短暫,想享受人生,知心話只對趙高傾訴,將趙高視為唯一的密友;
五,他身居宮中,不見群臣,由趙高作為群臣與自己的聯絡人,將趙老師視為唯一的代理人;
六,當趙高干政日甚,李斯和老臣們上書請求罷免趙高時,胡亥完全不能接受,他在給李斯的復信中,極力為趙高辯護說:
"你們說趙高有擅權生變的危險,這句話從何談起!趙高是仕宦于宮中多年的舊臣,心智不以安穩而松懈,不以危難而變易,行為廉潔,處事干練,憑借自身的努力,以忠誠上進升遷,以信義稱職守位。朕甚為看中他,而丞相甚為懷疑他,究竟為何如此?"
在表示自己對趙的信任以后,胡亥用幾乎哀求的語調請求李斯等大臣不要對趙高多疑,他說:
"朕年少時痛失先人,人事上識之甚少,行事上不習治理,丞相年老,來日不多,不知何日撒手人世,朕不屬依趙君,還有誰人可以依靠?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世事人情,上能尊君適朕,丞相不要多疑。"
他把趙高視為始皇帝死后唯一的依靠,幾乎賦予了兒子對父親的信賴。
正是出于這種信賴,當李斯等老臣堅持清除趙高、勸諫休養息民時,二世選擇了站在趙高一邊,他將消息通報給趙高,下令將李斯等為首的老臣們逮捕入獄,交由趙高審理處置。趙高羅織罪名,將李斯屈打成招,趙高將結果報告二世時,二世高興地說:
"如果沒有趙老師,我幾乎被丞相出賣了"
七,陳勝吳廣起兵,天下大亂,巨鹿之戰,秦軍主力被項羽消滅,劉邦軍逼近關中。趙高見大勢已去,發動政變,命令弟弟朗中令趙成(宮廷警衛大臣)和女婿咸陽令閻樂(首都咸陽市長)領軍攻入望夷宮中,逼迫二世自殺。臨死之前,二世與閻樂之間有一段對話,最可以看出二世與趙高的關系。
二世說:"能否見丞相一面?"閻樂回答說:"不可以。"
二世說:"希望得到一郡之地為王。"閻樂仍然回答不可以。
二世又說:"請求得到一萬戶的封地為侯。"又被拒絕。
二世尚存一線希望說:"愿意與妻子一道做庶人百姓,待遇比況諸位公子。"
閻樂無意再聽下去,說到:"臣下接受丞相的命令,為天下百姓誅除足下。無論足下如何多說,臣下也不敢答應。"
于是閻樂指揮部下逼近二世,逼迫二世自殺。
俗話說,死前吐真言。二世一生看重的是個人生命:死前,他最強烈的愿望就是活下去。二世一生,最信任的就是老師趙高,死前,他的第一個愿望,仍然是想見趙高一面。他明知道發動政變、逼迫自己自殺的人就是趙高,竟然無怨無恨,只求見一面,他對趙高的依賴,至死也沒有改變!
看到這里,大家想必也和我一樣的驚奇。
胡亥與趙高的關系,上朝是君臣,下朝是師生,私下里是親友 ,情節上宛若父子。
胡亥對趙高的信賴,幾乎是不可動搖的事情。在這種絕對的信賴中,胡亥已經變成了盲目的傻子,不但失去了政治上的判斷力,甚至失去了常識上的判斷力。如果我們明了這種歷史和心理的背景,指鹿為馬的故事大概就可以得到理解了,胡亥為什么會得到始皇帝格外寵愛的原因,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不過,始皇帝之所以個愛寵愛胡亥,這里推測: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是什么呢?最大的可能,就是與他的母親有關。
思考與行動:
胡亥的母親到底是誰?始皇后嗎?請見下回歷史偵探與你推理。
關于其他篇: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一)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二)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三)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四)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五)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六)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七)
聽說過"秦始皇"聽說過"秦始皇后"嗎?歷史偵探給你推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