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享一件你“三思而行”的事情。
所謂“三思而行”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慮相關的3個方面:內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任何任務都起碼具備3個屬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清楚了解一個任務的這些屬性,對最終能否完成該任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去“三思”。
what:意外懷二寶的時候,正值我們置換了房子,舊房馬上要交接,而新房還沒有拿到,接下來還有裝修等事宜等著我們。我的父母因為長年幫我們帶大寶,已經非常勞累,不堪重負,所以各種原因交織在一起大家都建議暫緩二胎計劃。但我和老公從心底里渴望將這個新生命帶到人間。
why:我們都覺得孩子是上天的恩賜與禮物,生命值得我們珍惜。而姐妹倆相伴成長,未來相依相攜,這種手足之情也是非常可貴的。于是我們決定說服父母,并為二寶的到來做好準備。
how:
1、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做好心理準備,接下來一段時間肯定會比較辛苦,而養育孩子的過程本身就是苦中作樂,先苦后甜的。夫妻雙方要協作分工互相支撐。
2、由于我們的工作朝九晚五,家中必須有老人幫忙,于是我們想方設法做通了公公婆婆的工作,請二位老人來幫忙。我的公婆都近七十歲高齡,又是從北方來南方生活,雖身體還算硬朗,畢竟要克服水土習慣的差異,能來便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讓我非常感激。而我也是第一次和公婆長期相處一室,學習著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兒媳,對我也是歷練與成長。
3、搬家后離大寶的幼兒園比較遠,而大寶因為和同學老師的情感很深又不愿意轉學,加上我坐月子需要安心靜養,我們決定平日里將大寶安置在離園較近的外婆家,周末接回來。這個決定也得到了我父母的支持,避免了大寶的轉學問題,使我們得以更全心全意地照顧二寶。
4、最后是大寶的意愿,我們詢問了大寶的意見得知她非常期待妹妹的到來,并且做好了當一個姐姐照顧妹妹的準備。二寶出生后,大寶作出了很多犧牲,不能常陪在爸媽身邊,需要和妹妹分享家人的愛,她也因此有過很大的情緒,但慢慢地大寶也開始懂得愛像陽光,并不會因為分享就變少的道理,和妹妹的感情也一步步加深。
有人說:生活從來都不容易,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于你的那份不易。有很多時候我們三思而得以成行,是要感謝身邊默默支持的人。而那些三思卻不能行的人,往往是因為還沒有找到破除阻礙的辦法。
孔子最初提出三思而行,是因材施教的結果,他把這四個字送給最魯莽的學生。所以在孔子這里,三思而行重在“思”,沒有“思”的“行”是莽撞愚蠢的。但笑來老師的三思而行,雖講求方法,歸根結底卻是為“行”服務的,在他看來“思”是為了付諸行動,沒有“行”的“思”是空乏無力的。似乎二者遙相呼應訴說著思與行的辯證關系。在我看來似乎也沒有那么絕對,三思后行,邊思邊行,行而后思都是生活的常態,只要將思與行結合起來,就會對人生有所指導,有所精進。